>>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我见到了两位湖北作家

写作者:镜中的安娜     日记本: 简单生活

日期:2011年05月2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822

  我眼里的赵金禾老师
  
  不管到哪里,赵金禾老师都能成为中心。他象个顽童,有顽皮的天性。和金庸笔下的周伯通一样,在玩中练就一身好功夫。不管到哪里,男人女人都喜欢他,这种喜欢是不由自主的,他太好玩,太自然,太率真率性了。这样的修养、境界、智慧和幽默,一般人是达不到的。
  
  文字到了他这里,就成了一种把玩,象京城里提着笼子溜鸟的人,甚至象葛朗台,数着他的金币,眼睛里发着金币一样的光。他讲《红楼梦》,讲语境,他就讲一个字,袭人一见宝玉便说道。“我正四处找你呢,原来摸到这里来了。”他说,一个摸字,简直好得不得了。换了任何一个字你试试,再也没有这种味道了。
  
   文字的海洋无边无涯,如何放舟才能行得更远,是一种取舍,更是一种阅历和修为。赵老师鼓励我们读经典。他说“每一次读经典就象一次新的远航有新的发现。”喜欢他的远航两个字,似乎可以让人远离芜杂的现实,去到一个无限远的地方。
  
   金圣叹说,雪夜闭门读禁书,为人生至大幸福。赵老师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能做到这样是福。一个人读书读到怎样快乐的境地,才说得出这样的话来?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好一场尘缘如梦啊!
  
   “一个人要走多少的路,才能看见天堂”?我想赵老师必是跋涉了很久,才成为他今天的模样的。他的通达和智慧,皆藏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赵老师说,我们对于气候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添加衣裳。
  
   听赵老师用陶笛吹那首《滚滚红尘》的时候,那种空谷回音般的感觉,让人如同置身无人的旷野,内心陡生苍凉,我把头深深地低下去,有种想流泪的冲动。
  
   面对赵老师,我想起海子的一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眼里的曹军庆老师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我想用这几个字描述曹军庆老师。静的时候如入无人之境,瞬间参禅。周围再喧闹,他也如一个被隔离的人,一下子进入自己的世界里。然后,又在某一刻,从他的世界挣脱出来。不知有没有人用动若脱兔来形容一个人的目光?曹老师坐在那里,给人的感觉是平和的谦虚的。但是他目光在某个瞬间传递过来,如一道闪电,带着一种穿透力和洞察力,那里面的深邃和智慧,是藏也藏不住的。
  
   看曹老师的小说《隐身日记》,我被那样的文字击中。中年人的恋爱在今天,是有些薄凉的。“中年的人恋爱里没有纯粹,只有苍凉,没有绝对,只剩下随缘。”没有人敢这样投放自己的感情。可是他安排男人和女人仅仅是目光的相遇,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终于有一天,我们的目光飞到一起,会心一笑。这差不多花了我一年半的时间。”这样的感情,在我眼里有一种静静绽放的美。我很想问他,你怎么可以写得这样真切?你怎么可以让你笔下的人物这样的舍得和付出?这种舍得和付出,让人为他们心痛。
  
   读曹老师的小说,想起一段话:“在我们张牙舞爪的外表下面,跳动着同样的心,男人或女人,无论强势的、羞怯的、和善的、暴躁的,小肚鸡肠的、温情脉脉的……谁也没有区别,大家最深刻的唯一共通点,就是缘自人类柔软心脏的无限爱意与同情。”他的写作,是用他的善良和慈悲,去成全生活中残缺的美。
  
   曹老师说:“人类是恐惧的,所以人类总是不停地划火柴,文学就是这样一根火柴,用它的光亮安慰我们的内心。”人在很多时候,内心是无依无靠的,所以总想寻找一个个可以投靠的地方,文字让我们的心远离世俗,一点点走向安静。这个世界如果少了文字,我们会怎样的寂寞?
  
   曹老师的随笔《诱惑与敬畏》,我反复读了几次。这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自已问自已答。他说:“从十八岁到二十三岁,邂逅诗歌五年,为之癫狂。无论如何,那都是一段无可救药的美好时光。”纵是如此痴迷,最后他还是离开了。他说,“离开诗歌和当初对它的归依一脉相承。当初的归依是因为喜爱,后来的离开则是因为敬畏。既然达不到某种高度,离开也当为明智。”一个对诗歌对文字心存敬畏的人,他对生命有着怎样的怜惜和热爱?
  
   生活是不完美的,现实是不完美的,感情也是不完美的,“唯其不完美,才需要信奉”!对文字的虔诚和热爱,就这样让曹老师踏上一条朝圣的路……

完成时间:2011.05.22 19:13:2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