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该不该毒死你
——请帮帮小成成
我在听这个故事之前,总以为自己很坚强,不明白什么叫爱,不懂得什么是感恩,真正的为生命奔波该怎样的去定义,直到2011年的7月,这个和往年一样炎热的夏天,我见到了成成的爸爸,妈妈,姥姥,爷爷,奶奶,我才知道,为了孩子的生命奔波四年意味着什么,那啜啜泣泣的讲述,那些可以烙在心里的感动,把这个真实的故事东拼西凑的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时间:2008年3月
地点:沂南
讲述人:成成妈妈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沂南妇幼保健院呱呱落地。本该是个欢天喜地的日子,却伴随着婴儿的诞生,变得阴霾起来。成成出生后的第一时间,没有被抱到妈妈的身边,而是被医生直接送往临沂市的大医院。肚脐下部五厘米处先天性有突出明显的小囊肿,更为震惊的是,孩子屁股到大腿前后大面积像胎记一样皮肤呈黑色,这种罕见的病状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整整困扰了成成一家四年,更剥夺了这家老老少少所有人的快乐。
成成的到来也许让原本普通的家庭暂时无法接受他的特殊性。周围的人都觉得这个孩子是不该到来的,他们疑惑好奇的眼神,让成成一家觉得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个另类。外人觉得这样的孩子还不如没有,还不如饿死或者扔掉。
成成的奶奶,一位花甲老人,在农村呆了大半辈子的妇人,也许更加接受不了自己的孙子是这样的,中国传统里的那些封建思想让她觉得或许这个孩子以后会被更多的人拿来当笑料,对不住家族的颜面。在成成妈妈坐月子的期间,奶奶就把成成放在小东屋破旧的床上,她不敢靠近,与生俱来的病态,让这位经历了半辈子的老人着实恐慌。其实,我们在这完全是可以理解奶奶的,每个做父母的,做老人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健康康的和其他宝贝一样,哪怕长大不够出类拔萃,但是我们只是希望他健康,正常,如果来到这个世上只能给他带来痛苦,那么我们渴望更多的渴望他没有到来。
这个鲜活的小生命就独自在小屋子里三天四夜没有吃过一点食物喝过一滴水,他自己拼命的哭喊,挣扎,最后哑了嗓子,可是那么渺小的生命,却挺过了四个夜晚。奶奶的心一下子就软了,再怎样,孩子已经到来了,那就是她的孙子,她把小成成抱给了成成的妈妈,爷爷对妈妈承诺说:只要有希望,就算是挨家挨户要饭,我们都要给孩子治病。
霎那间,悲伤凝聚成了动力,小生命一下子就成了整个家庭努力的方向。
2008年8月份的时候,妈妈给成成换尿布,发现小宝贝在拆开尿布的时候总是用稚嫩的小手不停地抓挠黑色的皮肤,心细的母亲一下子就发现,肯定是因为痒,所以成成才不停地用小手撕扯。大人们才恍悟,原来成成不仅仅是皮肤发黑这么简单,皮肤奇痒也许是一大病症。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妈妈就开始拼命的抱着孩子四处的奔波,不知道走过多少路,不知道坐过多少车,不知道打过多少电话,南京,上海,北京,能去的地方也许他们都试过,我具体问起来的时候,成成的妈妈是这样告诉我的:妹妹,其实,跑了再多的路,去了再多的地方那都算什么?花多少钱,卖房子也好卖地也罢,都不值得去提,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那些真不算什么。
四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个数字,四年或许不长,四年或许不短,四年不停地奔走有多辛苦?我想象不到!每个月干厨师的丈夫发完工资,成成的妈妈就会抱起孩子开始了寻医之路。一个月有的时候三十天都在外面,一个月有的时候没吃过一顿饱饭,一个月有的时候没睡过一个安心的觉,可是那个被成成唤作成妈妈的女人却说:能治好孩子的病,这些都不算什么。她心里,她在意更多的可能是孩子挨得针眼,灌得中药,抹的药膏,切皮做的化验。她从没和街坊邻居提过半个孩子的病,提过自己的半个辛苦,甚至现在,街坊邻居都不知道小成成和他们的孩子不一样。
就这样寻寻觅觅,找寻了数不清多少家的医院,得到的不是医生更多的关注和专心,更多的是:我们没见过,换家医院吧;带了多少钱,过去开药···成成的妈妈从未放弃过,她不停地求医生不停地换医院,终于,上海儿童医院的专家肯为小成成化验,可是最终也是没有结果,只是被告知没有传染性。
我之前从来不否定这个世界上的医生是以救死扶伤为目的的,我也从来不否定现在和谐社会的医生的医德是高尚的,可是听到这些,我这样铁石心肠的人怎么觉得心酸呢?成成妈妈说这样罕见的怪病,不给看是正常,并且我们是普通老百姓。这些话,我不知道她是安慰自己还是在安慰她心里存在的那点希望。
时间:2010年4月
地点:沂南
讲述人:成成奶奶和成成姥姥
一个孩子的健康,整个家庭的努力。时间久了,老人越来越心疼这个可怜的孩子,她们开始走民间偏方,寻江湖郎中,一丝丝希望对于他们对于成成来说也许都会产生奇迹。奶奶用两年的时间探寻了有名的民间偏方,在沂水县见到了人们口里的“神医”,用各种各样的中药熬制,又是喝又是泡,从两岁那年开始成成就把整个身子泡在大铁钢的中药里,一泡就是两年,从未停歇。奶奶给成成熬的一天三副的口服中药也从未停歇,后来他就睁着无辜的大眼睛告诉奶奶:奶奶,一天给我喝四次吧,喝得多就好的快!那些中药对于我这个要奔三十的人来说,我不敢尝试,那些苦,我咽不下去,一个两岁的孩子喝两年不间断,要求再加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奶奶说小的时候药是要灌的,稍微大一点的时候,他就开始自己抱着那口比他脸蛋还要大一圈的大腕自己勇敢的昂头喝,不吱一声苦!
可是两年病情似乎却没有一点起色。
我见过那口大缸,小成成蹲在里面只能露着一个小脑袋,四岁的他已经十分懂事乖巧,他不吵不闹,就坐在里面泡着刺鼻的中药,我想象不出来,他两岁的时候又是怎样的蹲在里面,这是大人的努力还是孩子的坚持?两年,一泡整整两年,只为了郎中的那句“也许会有希望。”
从三岁多开始,姥姥说成成就已经特别懂事,那时候病情其实已经很严重,那些痒,搅的他彻夜难眠,挠破了结疤又挠破,周而复始,他不停的哭喊,不停地撕扯,妈妈告诉他:成成,你这样哭喊,邻居的叔叔阿姨姐姐弟弟听见了都不能睡觉,他们都会知道成成有了怪毛病。成成是乖孩子,成成不哭,妈妈给拍拍。从那天开始,一个三岁的孩子,就开始用手捂住嘴巴,不停地呻吟抽搐,忍着哭声,只是在不住的流眼泪。孩子的懂事让妈妈更加的心疼,她觉得他不能没有这个孩子,无论什么方法,只要有一丁点希望,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见到的小成成。个头不如同龄孩子高,一双挚清的大眼睛,很漂亮,特别懂事,他会在妈妈流眼泪的时候过去挠妈妈的脖子哄妈妈开心,告诉妈妈:妈妈你别哭,你哭坏了谁给成成看病啊。他会告诉我:阿姨,黑点也没什么,只要不痒我就不怕的。他会告诉我,他真的很想夏天的时候光着背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在大院子里玩!他会默默地牢记爷爷、爸爸的电话和地址,只因为他曾经听外人提起过这样的孩子不行就扔掉。在成成的思想里,那一连串的数字就意味着他能永远的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就意味着没有抛弃没有放弃。一个四岁的孩子,脑袋里不是手枪不是汽车不是坦克,只是中药,医院,不离开,不放弃。在我们自家孩子为没有买到可口的零食而满地打滚的时候,懂事的小成成就得忍着病痛的折磨蹲在大缸里。我说这些不是要对比什么,我只是希望成成能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在四岁的时候有一个快乐没有忧愁的童年,能在大夏天的时候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裸着小背在阳光下快乐的奔跑。
时间:2011年
地点:沂南
讲述人:成成妈妈
在奔波了数年,病情不见好转之后,成成的妈妈才觉得仅靠自己那点微薄的力量,也许繁忙的专家和医院永远不会给成成确诊病情。她开始和丈夫抱着成成奔往济南,求助媒体。讲到这里的时候,成成的妈妈说:我们受再多的苦,挨再多的累,我们哪怕真的要饭,我们也会靠自己的双手给孩子去治病,只要能确诊,只要能诊断,只要能医治!我们也知道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所以我们不是求助媒体来给我们捐款集资,我们只想求助媒体帮助我们寻到这种病的知情人,好心人,医院,专家来帮帮我们,来给探究确诊。
他们一共去了济南三次,打了六七十个电话,可是真的像成成妈妈所说的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太多,媒体又如何顾的过来,所以在吃了很多闭门羹之后,成成的妈妈就决定抱着孩子和丈夫回家。
回来的那几天,成成的妈妈碾转反侧,孩子因骚痒折腾到夜里很久都不能熟睡,看着孩子脸上的泪痕和挠破的伤口,她悍然泪下。她觉得对不住孩子,是她把他带到这个世上,却受了这样大的痛苦。父母也日渐操劳满头白发,为了孩子四处寻偏方。丈夫为了攒钱给孩子看病,常年拼命工作,操劳过度。她觉得对不起任何人,特别是孩子,那么年幼,受尽折磨,常年吃药抹药,身上挠的遍体鳞伤。突然某个瞬间。她决定给孩子灌上农药毒死,再自己喝药自尽!
这个可怕的念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滋生在她的心里,她突然觉得自己的努力很苍白,像茫茫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靠不到岸,寻不到方向。她哭着告诉我说:是自己的错,不该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受这样的罪,是她牵连了一家人,是她对不起大家。
讲到这里,我没有力气讲下面成成妈妈哭的如何伤心,那些压抑已久的辛酸,努力,失望,都爆发了,她说她舍不得,不停的说“舍不得”。我不知道她所谓的舍不得是舍不得孩子,还是舍不得家,还是舍不得心里的那点治愈希望。也许这些都不是,她只是舍不得仅存的那点对这个社会的期待。她,无法言语表达而已。
在这个七月末的最后一天,我又去见了一次成成的妈妈。她说她豁出去了,她说她会再去济南,她说她不相信只有毒死自己和孩子这条路。她要抱着孩子跪在电视台门口,她要跪到有人真的能帮他们找到看病的人,她要跪到孩子的病情能够有人探究诊断,她要跪到希望重生的那天。她突然盯住我,喃喃地说你相信还有别的办法吗?我只是在拼命的点头......
在此,我只想祝好人一生平安!
完·未终结
朵儿
2011年8月2日0:02
爱心帮助:
联系方式:18264993209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南村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