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敦煌印象(二)

写作者:倚窗听雨luyan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11年08月1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70

   鸣沙山是我们首要去的景点,因为难得的阴天让我们赶上了,虽然是下午五点,也不是酷暑难耐,同学告诉我们,这个时候去,即使被沙子装扮成土人,晚间的冲澡也会让自己精神抖擞的。
  
   孩子们询问着什么叫鸣沙山,缘何谓之月牙泉,我用早已网罗的资料解说着: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山由流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其山沙垄相衔,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涛涌来荡去,甚为壮观。沙粉红、黄、绿、白、黑五色,晶莹闪光不沾一尘。如遇摩擦振动,便会殷殷发声,轻若丝竹,重如雷鸣。月牙泉则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泉边白杨亭亭玉立,泉内游鱼悠闲戏水,泉水呈浅兰色,清澈柔美,味美甘甜,千百年来沙山环泉而不被掩埋,地处干旱沙漠而泉水不浊不涸,实数罕见。泉内星草含芒、铁鱼鼓浪,山色水光相映成趣,风光十分优美……孩子们睁大艳羡的眸子向窗外张望着,惊叫着,那兴奋劲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下车来,放眼四望。鸣沙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眼前。峰峦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景色奇丽,蔚为壮观。为孩子购买了丝巾手套,做好防护,我们便上山了。孩子们最为兴奋,大的牵着小的,小的拉着更小的,向山顶进发,把我们远远的甩在了身后,这次出行我们的团队虽然不大,仅有九人组成,最大的年逾50(我校资深英语老教师),小的年仅四岁(调皮可人,意志力让人汗颜的小姑娘苗苗),然而大家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以小苗苗为榜样(虽然年幼,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独自向山顶进发,不缠着妈妈抱,不哭闹着自己爬)冲向山顶。累了坐下来,用脚滑沙,山脊上就留下一条条涌动的沙河,极富动感,孩子们兴味盎然的与大人比试,看谁的沙河宽又长,一路深浅不一的脚印,女儿调侃:“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我们走出了路,后人跟着上来了”(她把后来人误说成后人),招引的我们身后的随行者斜瞄我们一眼,然而丝毫无损我们爬山的雅兴。爬至山顶,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俯瞰大地,绿树掩映中的亭台楼阁,沙山下的一泓清泉,像一个妙龄少女,温存地依偎在情人的怀抱中,直叫人高呼:“无限风光在险峰”。下山最为有趣,顺坡而下,只觉两肋生风,一跳十步,驾空驭虚,仿佛有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当人多结伴下滑,推动流沙疾速下跌,只见沙浪滚滚,犹如山洪奔泻。此时就会听到咚咚咚的响声,似敲锣打鼓,又像笙笛吹奏,令人动魄惊心而又玩味无穷。半山腰还有滑沙板的体验,母子二人一块滑沙版,坐上去,只消紧抓滑沙板的沿角,张罗生意的小贩轻轻一推,如坐上动车,疾驰而下,两耳生风,心脏早已提到了嗓子眼上,“啊……啊”的呼叫如泄闸的洪流奔涌而出,到了山脚下,心脏还咚咚狂跳……
  
   夕阳西下, 骑着骆驼回家,驼铃,沙山,快乐的旅游,如梦如幻……
  

完成时间:2011.08.10 10:25:3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