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那些铅笔字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
打开书,看到了些铅笔划的线和批注。浏览后,便被它们吸引了。叮嘱自己,在读书时多留意这些线条和写在书页空白处的铅笔字。它们可能是扇窗。
“……父母在迎接我们(到来)之前做了许多充分的准备。”、“岁月不饶人,每个母亲都会在为儿女操劳后长出白发,(脸上)出现皱纹。”这些字真如冬日里撒落在身上的阳光,暖暖的。
“我们的父母年轻时候都有无数个美好的理想,但在做了父母后,理想就全是关于孩子的了。”、“即使再小的人,也不能对他撒谎,要尊重他。孩子也有权利得到尊重。大人孩子要相互尊重。”嗯?如芒在背!看到女儿的这批注真如喝着加糖的柠檬红茶,甜甜的,热热的,后味却有些苦苦的。
照实说,女儿有这些话是朴实的,没有常人说的那种灵性或是闪光的智慧,也没有口吐莲花。这些话中透出的真挚和坦诚是自己乐见的,也足以使自己感到乐观。真,多好的品性啊。
慢慢拥有对良善、关爱和美的识别能力,不断拓展充实这种能力是对女儿的另一期待。生活中有意无意间也聊着这方面的事情。
希望她拥有美好的现在,能够有信心、勇气和能力拥抱美好的属于她自己的明天。倘若说在当下,她还只是懵懵知道现在的美好是她的那些可称之为祖辈父辈的人们努力的结果的话,那希望在属于她的年代中能够懂得一个更加美好、人更为独立、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纯真和友善的社会也与她有关,需要她与别人一起一点一滴地为之去做不懈的努力。
希望她在懂得人性的多样后,在知道或是体验到了人生时时出现的曲折和挫折后,在耳闻目染了世间的不均衡和苦难后,仍能保有足够的纯真,对生活的信心及对社会的进步抱有足够的希望。
这一个个的希望之下,也应有自己使之能变为现实的努力。
龙应台是关注人的。她关注并书写父亲、父辈,也书写与关照孩子。不论父辈还是孩子,他们虽年迈了虽还年少,虽行动不方便需要关照,虽仍需要有别的人来作为依靠,她的心中他们都是同自己一样的,是一个一个独立的生命,是一个一个有思想的人。
努力地向这方向去。再读《孩子你慢慢来》后,不得不承认,自己要走的路依然很长很长。
为曾经的急和想当然而惭愧。曾经的“就这样办!”难道不是视孩子为自己的附属物观念的流露?!
彼此面对,我们一样高。
长长的路上,她来自以前,也必将走向未来。慢慢的道上,此时只是一段,此时她的身影更多地映在了时光的相册里。
2012年02月07日11:17 [补记] 昨日,按时去了邮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