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二呀么二郞山......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2年05月3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756

  又要同Z在一起了。我把他拉了来。2006年的春天与Z结识,在山水之间。
  
  很显然,Z暂时还不愿回兰州去。这里结束后,他独自去了雅安,工作地点在二郞山。电话里说,他有时一天可以过上四个季节。
  谁说不是呢!“二呀么二郞山,高呀么高万丈.......”山高,收入却低了不少。
  在给Z打电话前总要犹豫一会儿的,因他待的地方正好在两个地区交界的地方,电话常常处在漫游状态,他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
  
  对Z的离去,爸爸妈妈有点不知所措。妈妈多次在自己面前叨叨“怎么就走了呢?”说什么呢?说因为单位裁员?是,也不是。总之,有点残酷。
  


2012年05月31日00:09    你好,孤独 [补记]
    看了凤凰卫视为“六.一”儿童节特别制作的视频节目《你好,孤独:四位妈妈讲述她们的孤独症孩子》(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guduzheng/index.shtml)。
  
  观看的过程中,随手做着笔记。节目完后,在看随手的记录时发现自己竟然将“四位妈妈讲述她们的孤独症孩子”写成了“四位妈妈讲述她们的孤独症患者”。这,这大概不是简单地用笔误可以解释的。
  
  很久以来,一直在提醒自己,克制自己不要在人当面提及孤独症这个词,也不要轻易判定某个孩子就有相关症状,也一直试图让孩子的亲人淡化这些。上述的差错说明,自己心里是一直认为这些孩子是有病的,也就是说自己认为他们是患者,是需要治疗。不希望是这样,因为这非常妨碍自己同他们家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觉得,对这样的孩子(有些已经是成年人了)需要的是富含情感的陪伴,而这样的角色最为适合的自然是父母。同时觉得,外界对陪伴他们成长的亲人们的心理、精神等方面给予支持是尤为重要的。
  以前,无意间发现过一位有些怀疑孩子是孤独症儿童的妈妈。随即就与之取得了联系。那时,对方对海宁格的“家庭系统排列”比较感兴趣。自己就在日志后留言,说自己对海宁格这个人的理解。后来,话题慢慢转到了孩子身上。在“接触”中,自己就不断肯定对方对孩子的陪伴与付出,建议并鼓励对方增强耐心,变得再细心些再乐观些再阳光一些。也建议多同孩子在一起,试着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观察观察孩子的反应。乐观、积极与精神状态良好的陪伴者对孩子是有积极影响的。
  后来发现对方不太谈论知识了,从文字和转载的文章是看,像是对宗教有了浓厚的兴趣。交流也随之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完成时间:2012.05.30 22:14:3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