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8日:渐渐走向当代,时时看着未来;故事,有人的故事,同大众紧密相连的故事,能看到那么多人不同面容的故事,好的与不那么好的或者坏的故事。
2008年8月8日:一步步靠近过往,眼睛紧紧盯着过去;故事,没有太多人的故事,普罗大众作为结果承受者的故事,只一个面孔的故事,少数人与众人达成了“共识”的故事,辉煌的故事。
伦敦想不出北京要说的故事,后者也想不到前者要讲述的故事和叙述方式。创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没那么想任凭人怎样创意也出不来那样的东西。彼此彼此了。2012年7月28日的一场演出也再一次证明民族的没有成为世界的。没准这世上的规律恰恰是民族的不定都能成为世界的?时间是个问题,内容是个问题,时间同内容合在一起也同样是个问题。
谁都没学谁,目前谁也学不了谁,压根谁也不想学谁。文化间有差异的说法不错,文化也自有其固执的说法可能错不到哪儿去。
即时表达对参与讲故事的人的谢意,向他们致意,是礼貌和尊重。这点还是有必要需要学习的。不然的话,把故事会办成了局部人自娱自乐的聚会同时又要人家赞同,大概不是乐事吧。这里的强迫与傲慢姑且不说,僵硬可能会损害人的记忆和认同感。
2012年07月29日03:00 [补记] 看完开幕式,电视机就不工作了。
凭经验,在今后的几天里自己可以捣鼓好的。虽说经验常常失去功用(这不,都经验几个小时了仍无明显效果),此时还是希望它在接下来的若干小时里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