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一直有风

写作者:妙逸     日记本: 等到拈花微笑

日期:2012年08月0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722

   七月流火。阳光不再明丽而是刺眼,让人感到眩晕。闷热,烦躁。
   一如我这一个月来的心情。因为身体的原因,放假至早两日,天天处于恐惧、焦躁、忐忑之中,晚上多梦,而且总是梦见失去。每每醒来,大汗淋漓。
   白天除了去医院就是躲在家里,原本的读书计划因为心情的原因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只好看最不稀罕看的电视,以此来打发时间,掩盖内心的种种不安。看的是特意买来的碟《士兵突击》和老版的《西游记》。前者是我百看不厌的少数电视剧之一,后者是因为这些年对这部作品不断有新的领悟,所以爱上了。我期盼着这些经典能打开自己的心门,抚慰自己的心灵。一天,两天……许多日子过去了,我仍然放不下那些灰色的情绪。直到那天听到高城连长的台词: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忽然顿悟:身体的这些问题,有什么了不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医生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需要时间等待的,平心静气地等就是。一边等着,一边还有许多别的事可以做啊!烦恼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只不过是在身体痛苦之上徒增心灵的痛苦罢了!
   想明白了就有了个好觉,午后睡醒出门,接近黄昏。忽然发现尽管仍是日光统治,其实也有挺大的风,竟也不那么闷热了。心里就跳出几个字:一直有风。
   是的,一直有风。不说安为了给我解闷儿特意买的PAD,也不说公婆爸妈对我的照顾和陪护,还不说小姑替我做的垂询和儿子懂事的表现,单是姐儿们多次的问候,也足以让我感到这炎炎夏日里清风阵阵——S、冰儿、狮子、荷池、礼子姐、G、元元、哲妈、平妈、陶陶……自从深切地明白自己不过是世间一个如芦苇般的生命,就觉得这些情谊的赠予从来都不是理所应当,俯首感谢,听风在心上拂过。
   老实说,当自己的心态完全陷在消极灰暗之中时,这些风拂过也没有品味出当时的清凉;而当自己想明白应有的态度,便觉这些风有了回甘的滋味。
   心里明白了,最后一次去医院便能心平气和。午饭过后早早挂号排队,带了那本厚厚的《南渡北归》,此时读这样的文字总算能读下去了。午间的风搅乱长椅后的窗帘,阳光斑驳地洒在脚前,周围是同样候诊早到的稀疏的人群,散落着躺在暂时空旷的长椅上午休。安静。于是随作者岳南的笔进入历史深处,进入那段悲凉时空。
   没有想过要去了解当年那些大师究竟做了些什么,所以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新奇的。尤其看到胡适先生对于抗战态度的转变及其中原因,心里觉得即便当时他因为有认识上的局限也许做出了不够正确的论断,但是这个人真诚。及至读到他被任命为驻美大使当日写下的日记:……二十一年的独立自由的生活,今日起,为国家牺牲了。我忽然明白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从文中此前对胡适先生的描述来看,我感觉这是一个性格上比较温和、内在却有着十分独立的精神和主见的学者,他内心归属应该是艳羡谢灵运一类人物的,而国难当头之际,他只是简短几字:“今日起,为国家牺牲了。”或者有几分无奈,但也饱含了决绝和坚毅。
   还有读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昆明为西南联大设计学院建筑,因为战争的原因,明显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实现这对学成归来“海龟”新人的宏愿,于是一稿稿改下去,“几乎每改一稿,林徽因都要落一次泪”,读到此处,我仿佛也泪眼朦胧中看到当年学子们长途跋涉艰难穿越敌占区至昆明,在一次次躲避空袭中读书的身影;土墙、白铁皮屋顶和茅草屋顶,还有楼上一扫地,楼下餐盘里便要吃的“胡椒面”……除了这些,便是横飞着、被炸毁的尸身,和活下来的人心中的热血。
   那是怎样的浊世,又是怎样的黑暗。而这些人的坚忍身姿终于如大风起兮,在未来的历史中创造出一番新的天地——我们都熟悉这些人的名字:竺可桢、李四光、金岳霖、杨振宁、李政道……我以前从不知道,他们的求学生涯中竟有这样的苦难!
   重视教育、也因为此点才能迅速崛起的小日本自然深谙教育的重要,所以在当年侵华轰炸中总是不会放过大学——从北京到长沙再到昆明,中国当年最尖端的学术机构在哪里,他们的炸弹就投向哪里,妄图彻底断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让知识的断代废了民族的双膝。在岳南先生平实而富有张力的文字中,我深深被那些在如此惨烈情形下仍在坚持读书、做学术研究、看起来羸弱无比的书生们感动,从老师到学生,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他们守住的不仅仅是一张书桌,而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读到唏嘘之处,怕自己泪光盈盈,于是掩卷闭眼休息。风,一汩汩地从脸上拂过,穿越时空告诉我:不论烈日有多恣肆,其实一直有风。
   是的 ,一直有风。小到个人际遇,大到民族发展。总在沉闷、让人窒息绝望之际会有风拂过,或者是一丝丝的温柔,或者是一阵阵的狂飙;或者如温润琼浆抚平躁动的心灵,或者如棒喝怒吼唤醒麻木的灵魂——这风,空气的流动,让我们总是清醒,我们该怎样活着:小爱让身边的人温暖,大爱挑负起推动时代前进车轮的责任。
   当然,这多少有些理想主义者的狂妄叫喊,当真时刻会有风么?只是突然想起了《笨狼的故事》一书中给孩子们猜的一个谜语: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如果真的没有风吹过,朋友,我们至少可以为自己找来一把扇子,是么?
   让我们在灵魂的角落始终保持空气的呼吸,让那儿,一直有风。
  

完成时间:2012.08.03 23:41:2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