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周末了!明天可以睡个懒觉,弥补我这周来又是每天只有六个来小时的睡眠。原以为熬过辛苦的第一、二周就会好些,睡眠时间能保证充分一点,却因为开始陪孩子们一起写“日有所记”而耗费了不少时间。写作,果然是件既痛苦又快乐的事。
第三周过得很快,似乎还有太多没来得及咀嚼和品味,一切就都到了脑后。此刻,将遗落的镜头重拾,将美好永久存放在心里。
周二那天老师临时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上级调课的精神,于是本学期第一个来进课堂讲故事的佳玙爸爸只能孤身进教室面对57张陌生的小面孔,我心里歉意却也无可奈何。等我开完会从窗子往教室里一看,嗬,小家伙们都还听得不错,不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状,赶紧用相机拍了不少他们屏息凝神听故事的 样子,这个样子的他们是我眼里的最爱。再看佳玙爸爸,表情生动,语调富于变化,勾得孩子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要回答提问——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将家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参与到孩子们的包括阅读在内的学校生活中来,使学校教育体系更开放,更具生命力是我一贯的理念。说实话,我知道我们班家长当得不容易,俺这个子不高但折腾人点子可多的老师总是给他们出难题~~~~~原谅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一直认为我们需要跟孩子们一起成长,如果我们足够爱他们,就要跟得上他们青葱的脚步啊!否则当他们走得远离我们的视线,会发现心也会彼此隔得太远哦~ 陪伴,只有生长的速度一致才可能一直陪伴……
我期待着,有更多的爸爸妈妈走进我们的课堂,与孩子徜徉在书海。
这个学期孩子们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与他们之间的沟通似乎好了很多。课间想来找我聊天的孩子、围拢看着我在讲台上忙碌的孩子忽然多起来,心里既喜又恼——喜的是靠近,意味着彼此心灵更多的打开;恼的是这大大影响了我处理种种事件的效率。再慢慢调和吧。
回头看,我一直是比较硬朗、富于理性判断的风格,没有鸡妈妈“笼”住小鸡崽的感觉,作为低年级老师是一种缺陷。好在孩子们总是要长大的,当他们逐渐能理解我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背后的深意,反而比以前更亲近。我曾为自己缺乏母性的光辉痛苦,但是现在,决定要悦纳自己。慧娟上周五下午听了我的课后第一个评价是“像在听大学老师讲课”,“我们到外面听课,好多学校四年级的孩子老师的语气都好温柔、柔和的呢~~~”我知道这是委婉的批评。然而为了安慰我,她也说这样硬朗的风格也好,中国女教师很多,阴柔之气已经够重,像我这么直来直去、硬汉作派的讲课风格,也许反而能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果敢……权且当真吧!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只希望我能逐渐与他们磨合到更多地传达这种风格对他们成长有利的一面。
第5、6课孩子们学得很快,初步体会到薛瑞萍在书中所说:“读《日有所诵》的孩子不需要老师讲太多”,真是好事。想想也是啊,那么多优雅经典、好玩有趣的诗歌孩子们天天读,从一年级到现在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有了这些精华做底蕴,多少也沾染了些灵气吧~ 《日有所诵》,会一直带着孩子们读下去。
至于日有所记呢,我老实说,以我的精力和才干,恐怕不能一直坚持下去了。但这不意味我不会陪伴他们日后的写作。我会写的,只要生命还在,只要生命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