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说贪、嗔、痴,乃人性三毒。
而我以为,嗔是寻常人中最寻常可见之毒,虽非剧毒,却可遍寻,因见其众,更见其害。
想来,哪怕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的人,有时都不免会心生嗔意。
嗔是人心中的一丝怨气,一股戾气,一腔恶气。
因嗔可生愁,起怒,添恨,致仇。
小孩之嗔,可表现为撒娇,常可惹得人疼怜。人说小孩藏不住心思,小孩露嗔时,长辈应以爱心为导,或呵护,或指点,或辨察,或辩理,方不致其嗔沦为宠溺娇贯;不可对其所露之嗔冷漠无视或武断指责,使其嗔演变为偏执暴戾,待来日长大成人,其幼年之嗔根植于人性之中,于其自身,便有害于正确对待人际交往,于社会,则是种种社会乱象隐患所在。
成人之嗔,或因工作或因生活,或因爱情……
成人之嗔,更多积于心中,口虽不言,只于待人接物处理事情之时,因心中嗔意难消而为难、刁难,诘难。
在工作中,嗔心可表现为:许多易办之事且搁置不去问津,只因心有嗔意,对你不满。人说对事不对人,我专对人不对事。搁置之事便如拦路之虎,让人不得其法,愁眼相望。
在生活中,因我心有嗔意,家务之事且做且怨,一语不对,火冒三丈,斗嘴,吵架,摔碗,离家。离家的路上,一路寒风瑟瑟,心底冰凉,只觉生活的阴冷,心中的悲凉。满脑都是对方的不对不好,而不知自省自问。都言人无完人,对方固然有错,你又岂能皆对?更全然不知此皆心中之嗔使然。
爱情里,你侬我侬时,嗔也是那么可爱惹人心疼。时间一久,爱情褪色,这嗔令人腻烦,面目变得可憎可厌及至可恶可恨。
可知,嗔只在爱着的心里可爱,在怨恨的心里,它是一小撮暗暗的火星,条件合适,时机成熟,便燃成熊熊怒火,一发不可收拾。
愿嗔在爱着的心里更添绕指柔!而在怨恨的心里,用我们善良的甘霖,理智的自问去熄灭这星星之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