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家南方和环球两大报纸都没明显的互相攻击的言行,喜欢南方、环球的读者们是不是也学学它们,不行咒骂之事,只管先各看各的,各想各个?
声音多了是个不坏的事情,许多情况下,比如在没有暴力介入的情况下、再比如在没有连祖带孙地骂大街的情况下,声音多了反倒也是个好事情。老子说了,孔子也说,庄子说了,孟子也说了,墨子、韩非子也都有说法,佛祖也加了进来说自己的话,不然的话,现在我们可引可据的经典会少许多许多。
杨朱(杨子)也曾发过声。他的说法今天只所以没太多的人提起,记录不多算是一大原因。想想看,右有孟子的堵,左有墨、法的追,杨朱没躲没藏的,只好不再言语了。孟子曾断言且满心希望地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觉得杨朱很冤枉的,他没有说为天下之利不愿意拔己一毛,他可能的更为关注的是谁有权利让他人拔己的毛,在他看来,这样的权利只能归他自己。再者,他明确地问过,谁有权利、有能力来决定一件事是否是对整个天下是有利的事?!杨朱是颇有些个人权利观念、有些得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想法的人,若由他论述下去,没准儿又会出一个领先世界的东西,这东西不是器物,不是技术,而是思想。只是他的言说被指责的声音淹没掉了。这对喜欢从传统中找资源的人们来说无遗是一大遗憾。
诸子们在相互的争论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言说,其间在激烈的争论中他们也难免有对自己所持观点进行些情绪化的处理。觉得这些是可以理解的,在表达、论述方面的某些激烈,总是强于武力争斗万万倍的。
2013年09月27日23:47 一地鸡毛 [补记] 又看了陈有西就案件的评述,唉,令人唏嘘。
陈是夏**案死刑核准期的律师。
2013年09月28日09:43 [补记] 路远,又翻山越岭地南北穿梭,一天假,往返确实不实惠,所以今天继续上斑。
在地图上勘定了条骑行路线,下次把自行车带来,感受感受秋天的阳光,看看散落在绿色之中的金黄、灰白和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