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留在湘子村遗憾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4年09月0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84

  假日里整理过往的东西,发现了下面这段文字:
  
   湘子村,是一个散落在山腰与山坳,有着500多人的山村。
   深于大山之中的湘子村,是一个天然的村落:天然的山,山中的水,山和水生出的天然植物。
   野生的白的、黄的、淡蓝色的菊花,或深藏或浅隐在路边、山脚下的葱绿中,像顽皮的孩子藏在草丛里,屏着呼吸,一动不动。它们给你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不知名的藤科植物,团簇在一起,穿出绿丛,与众绿们分享着山中的阳光。这植物分明不是自私的家伙,他们把紫的、蓝的花瀑给了这山。
   野棉花不喜欢扎堆,撑着桃花伞,驻足在山间,悠闲,略显高贵。
   在这绿与花中的山村中,有所小学校。三十多个一到三年级的学生,一名教师。他们在一间大的教室中,老师为不同年级的孩子分头上课。这让自己想起了求学时的大课,不同专业的人因要修同一门课座在大的阶梯教室。这里则是因为老师和教室,师生同聚一堂。
   几天里,这就在这个村子边上来回走着。
   几次想去那学校看一看,终因自己心境的原因而放弃了。
  
   希望那个老师是爱孩子们的,所以才在这大山之中与孩子们为伴。纵然他(或她),还不知那老师的性别,只是为了挣得一份工资而教书,自己也愿对他(或她)的坚守报以崇敬之情,愿意仰视他(或她)。
   他(或她)这毕竟是孩童与学童间的桥梁,一座独木桥。经过这独木桥,村子里的孩子就可能沿着从村前穿过的高速公路走出大山。
   要去看看那所小学,见见那个老师,说说话,聊聊天。还有时间,有机会的。
  **,终成了生命中弃之不去的地方。
  


2014年09月09日11:58     [补记]
    那之后没多久,自己去了那所“学校”。
  
   唯一的、“全能的”教师是位年过半百的先生,去时他正在教室的房檐下同一个学生下象棋。
  
   学校其实也就是一间老瓦房,以前是村子的会议室,光线不是太好。教室的前面有块十多平方的场地,三分之一堆着秸秆儿。老师说,家离这村子不远,家忙时可以帮帮家里,加之临近退休,来这里也挺好的。
  
   分手前给湘子村小学的全体师生合了影,也一起照了张像。自己说,照片冲好后会送去他们,每人一张。
  
   三十多张照片还在自己这里,自己食言了。一想起这事儿来,还是有些惭愧的。
  
   洋县桑溪乡湘子村小学,自己会去的,不管你在还是不在。要兑现承诺,把照片送给孩子或他们的家人。
  


2014年09月09日11:59    洋县是何地? [补记]
    最大的朱鹮自然栖息地和繁育、训养基地之所在。

完成时间:2014.09.09 11:37:1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