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读书与出汗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5年03月1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81

  周末一直在读《鲁迅的最后十年》,出了好几身汗。
  是鲁迅先生有杂文,《文学和出汗》,自己这几身汗,是吓出来的。
  林贤治是一个思想与文风都非常犀利的人。
  
  昨天为果儿看打印机后,走进了隔壁的书店,几经折腾,选了三本打折书买下。书打折是因为出版的时间久了,距今有10多年了。
  
  
  
  


2015年03月17日17:09    《鲁迅的最后十年》摘抄 [补记]
    1、在五四时期......实际上,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新文化运动大大开拓了公共空间,人们在个人和群体的斗争中获得了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反对政府的自由,也获得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以及接受平等教育的各种权利,这在一个以几千年的家族制度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中,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变动。一些学者认为五四只有“破”而没有“立”的论调是毫无根据的,只是在建立新的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过程中,为了克服传统的习惯、惰性和压力,付出了太大的勇气和代价用于破坏,致使学者至今只记得旧物坍毁的震荡之声,并为此惊悸不已。
  
  2、然而,随着党派组织的崛起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权利观念被缩减为劳动的、物质的、经济的要求,或者被置换为普遍的社会民主观念;权利的个人性,也就是天赋的最本质的东西在浪潮中沉没了。
  
  3、正如席尔思所说:“人民构成道德和标准,同人民保持联系就是善。”鲁迅正是以这样的思想道德基础,表同情和支持中国cp和苏联的。但是,同时也正因为他没有把“个人”从“人民”中脱出去,而是把它作为基础的基础,才终于有了反抗“自己营垒内部”的“元帅”的行动。他骂新月社与创造社,以至后来与左联的分歧,表明他确实“无所属”,在中国这块没有自由,甚至也没有自由理想的土地上,他只是一个自由的幽灵,一个反抗着又徘徊着的孤独的幽灵。

完成时间:2015.03.17 09:50:0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