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中观哲学思想与人的启发是颇为深刻的。其之所以辩才殊胜,全在于一个“空”字。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缘起,中道,因果这些词几乎道尽佛法要义。如果从哲学上以及社会生活上我们能够认识“因果”,对于人生挫折才能心甘情愿接受,而不会再怨天尤人。同理,只有彻悟“缘起”之理,才能明白世间一切;只有真正践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
哲学家熊十力则称佛家之学为“心理主义”。的确,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中成果最卓着、对其他学科影响最大者,心理学的日益发达,说明时代人心对认识自己、治理自心的需要在与日俱增。佛教的思想精华被西方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是一种心理学。佛教的修持方法被看作心理治疗技术,其中有些与心理学的治疗方法相通。研究表明:大约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拥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内心比较充实祥和,对物质和名利没有过分的奢求,较少吸烟、赌博、酗酒、暴食、纵欲等不良习惯,因而不会有太大的精神压力,身心较为健康。缺乏信仰者则精神压力较大,容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
心理学家用脑电、心电等仪器和统计方法对禅定、瑜伽、气功的研究结果表明:禅定可以使人体的呼吸、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微循环、免疫功能、体温、消化系统等生理指针发生良性变化,大脑额区阿尔法波大幅度增加,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得到缓解,从而发生健身、美容、提高智商情商、开发潜能等效应。反之,贪官、盗贼、罪犯、人格卑劣者,及心情不开朗、长期紧张、焦虑、有酗酒吸烟赌博等不良习惯的人,罹患心理、生理疾病的比例高,寿命较短。礼佛、诵经、祈祷,也被证明有心理治疗的效果。
西方心理学大师弗洛姆说:“如果把弗洛伊德变无意识为意识的原则推到最后,我们就接近于开悟的概念。”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超自我实现,也有涅槃的概念。只要你的心地没有黑暗、自在澄清,当下就是涅槃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