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亲历,上午看了至今放不下:如图片上的那滴眼泪,真实而沉重的垂挂在她的眼睑、我的心尖。在学生微信上看到1954年出生的北大中文系教授李小凡的往生,唯有祈祷李教授在今天去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当年在体制下混饭吃的时候,因为坐台上的咆哮猪公认为这碗饭都是他手上的权力恩赐给你的。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于持续不断地奔命。尤其2010届高三,再多的钱都不想挣了,想什么……想生病,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放松一下衰颓的身体和紧绷的精神。那时候只想有一天挺直腰杆、掷地有声地对现实说:不,我要拿回预支的自由!
现在自由了,唯一不想的就是生病,害怕躺在病床上,连自己挚爱了一辈子的书本都没有力气去轻轻拥抱一下它,无法通过这个窗口遥望自己爱怨纠缠的现实,更无法踏进这个世界倾听灵魂的低语。
有些失去,再也找不回来。一回头,发现一步步朝外的脚印太多是错过:错失擦肩……错失交臂……错失相牵……时间的经纬里,一旦离场如人生雪崩,在坍塌的天地里纵然呼天抢地、捶胸顿足、呕心泣血再也找不回曾经的你我。
附北大李小凡教授资料:李小凡,男,1954年10月生于苏州。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在职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任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200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1995-2005年兼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曾任韩国国立顺天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澳门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兼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发表学术论著数十种。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http://m.weibo.cn/5225887706/3862801108150248/weixin?sourceType=weixin&from=timeline&wm=2444_4002&isappinstalle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