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皖南行记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5年08月0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95

  一
  7月25日, 下午,乘坐K2908次列车启程去皖南。
  
  二
  7月26 日,10点半到宣城。酷热。
  
  转乘汽车到泾县。找旅馆住下,要了外卖。用完餐后休息。
  
  傍晚在县城里转,走了多家经销宣纸、宣笔的商店。
  买了些笔和胡开文墨厂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的老墨,有松烟的,也有油烟的。这是一家在当地规模较大的经营文房四宝的商店。
  交谈中问了店主人一些关于宣笔制做的事,特别问了一个叫张文年的人,她说不大清楚,打电话问了先生,才说那人在宣城溪口镇,有自己的笔厂。聊得投机,她答应带我们去一家做笔的作坊看一看。
  店主人用电动车载着果儿在前面走,自己跟在车后,步行了十多分钟到了目的地。这家制作宣笔的作坊在她经营的另一间店的旁边。
  这是一间家庭作坊,夫妻俩经营,儿子帮忙。在宣城地区,宣笔制作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技艺传承也基本上是家族式的。
  与笔厂主人寒暄过后,说明了来意:想看看宣笔的制作过程。主人非常热情,随即向我们展示了水盆和修笔的程序、工艺。
  期间,自己提到张文年这个人,主人笑着说,他父亲张苏会做笔,他本人是不会的。我说央视制作的纪录片《宣笔》中提到的就是这个人呀?!他说,张苏是脱离集体企业单干比较早的宣笔制作人。张苏在上世纪80年代去世后,张文年同母亲继续经营着笔厂。张文年的母亲最早在集体企业是做销售的,对宣笔制作工艺有一定的了解。一旁修笔的主人妻子插话说:张文年这个人能说会道,在推广、宣传方面下得功夫较多。经主人这么一说,看纪录片时留下的困惑一下子都解开了:最初在采购制笔原料时,特别是在羊毛的采购方面,张母都要跟着他去,防止看走了眼。
  向主人请教关于紫毫的一些问题,主人打开柜子拿出几个做好的紫毫笔头和整张的当地的野兔皮来,非常细致地讲了起来。主人的兴致很高,他显然是把我当成准内行了,其实,自己对笔压根就一无所知,之所以了解宣笔中的紫毫笔,也只是因为它让宣笔出了名。
  在店里买了4支紫毫笔,看着他把笔做好,并刻了字。离开丹麟宣笔厂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天,依然闷热。
  
  在宣笔厂时,L打电话过来,质问为什么来了也不事先打个招呼。回答说人多,不方便同他联系。其实自己一是想随意走走,自由一点,再者是不想打扰他。当果儿的面说谎,不知道后果会是什么。
  
  晚上,同果儿说了些与此次旅行无关的话。自己觉得这些话又特别重要,是早想说而没说的。
  
  三
  7月27日,睛热。
  
  早早起来,赶到泾县短途客运站,搭车去查济。
  
  查济是当地的一个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村落,依山而建,顺溪展开。查济现仍保留着一些元、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相对完整是主要是祠堂,有年代的民居保留下来的不是太多。一些老宅里的木雕、石雕纹饰在上世纪的那个年代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诸如门楼、木质门窗上原有的一些人物、故事场景的雕刻被挖掉了。
  
  查济是此行到的第一个古村落,天气虽然炎热难耐,果儿的兴致还是很高的。拿着出行前买了尼康单反相机,拍着想拍的东西。
  
  中午,在村中的一个青年旅舍的大厅休息了会儿。看得出来,果儿对这种地方情有独钟。
  据看店的小姑娘讲,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店,故事是关于店老板的……
  
  从查济回县城的班车要下午二点才发,在村外的一家饭店吃了午饭。
  天热的原因,放弃了浏览、参观桃花潭和宣纸文化园的计划。
  从查济返回县城,到宾馆取了行李,赶往泾县高铁站,前往黄山市。
  
  到达黄山市屯溪区已是傍晚了,原计划住在黄山小镇国际青年旅舍。下了公交车找了一阵子,没找到,只好打电话过去,对方说已经没单独的房间了,只有铺位。失望中,只好在老街附近另找了间快捷酒店入住。
  
  晚饭后,去了屯溪老街。黄山小镇国际青年旅舍就在屯溪老街,同果儿上去看了看,她说有机会还是想住一住的。
  屯溪老街已成了商业一条街,文房四宝、手工艺品、服装衣帽、特色食品应有尽有。转的过程中,果儿看上了件麻质白底,前襟印有青色花纹的短袖上衣,说适合妈妈穿,随即买了下来。
  
  四
  7月28日,酷热。
  
  上午游览屯溪老街,参观了万粹楼博物馆和屯溪博物馆,看了看临街的建筑。
  据介绍,屯溪老街肇兴于宋末、元时,鼎盛于明、清时期,全长1273米,核心地段全长832米。老街呈鱼骨式结构分布,一条正街,三条横街,十八条小巷。正街商铺,后街民居,河街水埠,是具有徽州典型风格的古代商业街遗存(来自网络)。
  
  万粹楼博物馆是一座私人拥有的古建筑博物馆,主要陈列着徽派民居、园林、府第、商铺风格建筑构件,相对完整地展示了徽派建筑的格局和内部结构。馆内也有些馆主万仁辉先生个人收藏的化石、文物等物品。
  屯溪博物馆是这条街上众多免费博物馆中的一个,馆内陈列有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和人物的物品和文字资料。
  
  在老街参观时同果儿发生了小冲突。起因一是天热,二是志趣有差异。吵了会儿嘴,随后便分开走,各看各的了。会面时,果儿说买了些小礼物,带回去送好友。
  
  吃了午饭,在宾馆里休息了会儿,打车去黄山客运总站,去下一站:歙县。
  车上同司机聊,他的建议是:先去黟县,然而再去歙县。歙县有到宣城的火车,到时就不用再折回黄山市了。听师傅的建议,心里有些动摇了。到了汽车站,见有直达宏村的班车,与果儿商量后决定改变行程:先去宏村。
  
  购票进了宏村,稍作休息便直奔居善堂而去,这是目标住宿地儿。到了居善堂,说想住厢房。店主人说:你们运气好,通过网络预定东厢房的客人没来,给你们住了,不还价,只能住一天,明天的已经预定了!
  看了房间,面积不大,有独立卫生间。老宅、老房、雕花木床、老式家具。对此,果儿非常满意。
  这是计划中的事儿,算是圆满吧。
  
  在居善堂吃完晚饭,天已黑了,同果儿在村子里转了会儿。在月沼待的时间较长,果儿拍了些月沼的夜景,很美。
  果儿初次使用单反相机,对功能不是太了解,通过向会摄影的游人请教,进步很快。
  
  五
  7月29日,气温摄氏38度。
  
  两人早早起床,在宏村的游览、参观从南湖开始。
  
  早早去南湖主要是想看看晨光中的拱桥,有安徽的同学说前一天发在朋友圈的图片中没见到这桥妩媚的身影。绕着湖走,从不同的角度看那拱桥,确实是找不到感觉,简直没法下手拍片。随便地用手机拍了几张,发了,附言:实在是水平不照(不行,安徽方言),找不到感觉,这桥的魂没准在周润发牵白马走过时就跟着他走了……
  
  天气实在是热,游览期间在一个小咖啡店里歇了会儿。
  
  中午搬到隔壁的“老房子国际青年旅舍”住,算是基本满足了果儿体验青年旅馆的愿望。果儿本想住按床位出售的女生大房间的,后因自己的原因改住了标准间。为此向她解释了好久。看得出她的失望,为此自己也有些内疚。
  
  下午三点多,在村口大树下的一间饭馆吃了午饭,租了辆三轮车去木坑竹海。
  木坑竹海据说是《卧虎藏龙》那场著名的打斗场面的外景地。去了有点失望,当漫山遍野都是竹子的时候,当烈日当头时,竹海的魅力真还不是可感受得到的。
  
  父女俩倒是非常享受乘坐三轮车往返竹海的过程。林荫遮蔽的公路,轻拂面颊的凉风,沿路骑行的游客,愉快的交谈……
  
  快到村口下了车,沿着公路走了一会儿。到宏村镇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果儿想吃馄饨。在镇上找了一家有馄饨的餐馆用餐,额外点了小龙虾,外加一份青菜。
  吃饭时天气突变,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没多久暴雨就倾泄了下来。
  雨来得急,去得也快。
  雷雨三阵,出餐馆没走多远,雨又来了。在一家服装商店避雨,正好店里也有买果儿上午在村中看中的那款衣服,要价更高。讨价,还价,终没有说到一起。
  
  进了村,在下午就餐的饭店买了两根油条。走时不见了果儿,找了会儿,才发现她正在对面的服装商店看衣服。那里也有那款衣服,老板要价不高,只经一轮还价,就成交了。说起这件短袖上衣,自己也很喜欢的。白色,圆领套头,肩靠近领子的地方及胸前印有简单的青花花纹,简洁,随意,洒脱,显人气质。
  
  
  六
  7月30日,高温。
  
  不到六点一个人出了门,又去了南湖。
  路过村口,见那棵红杨树被昨晚的大风蹂躏的不堪入目了,折断的树枝垂在地上,有些破败,对面的银杏则完好无损,身姿依然绰约。
  到了湖边,太阳已高了。依然寻不着拱桥的魅力。
  
  湖边的一棵大柳树被昨晚的大风拦腰吹断。这两天,看到有不少的学生在此树下写生,就在昨天清晨,果儿还在这树下吃早餐来着。
  
  在早点铺买了鸡腿、油条和一个麻团,带回住处。果儿还在睡。
  酷暑中跑了这些天,确实有点累了。同果儿商量,上午自由活动,12点吃午饭,然后在村口乘车下午1点的班车去歙县。
  旅舍那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对果儿是有吸引力的。住青年旅舍,果儿想感受的正是其有可供多人居住的大房子和“轻酒吧”风格的开放性的公共空间。洗漱后,她拿上早点下楼去了……
  
  中午在居善堂用餐。饭间自己说,要是能搭辆去歙县的便车就好了,这样省时间,同时也可避免烈日的烘烤。向老板要了张大纸和记号笔,果儿挥笔写道:去歙县,求带走。谢谢!最后画了两个笑脸。
  
  出了宏村,果儿找班车,自己举着牌子找顺车。结果,去屯溪班车先发,为了不耽误行程,只好上了班车。
  在黄山客运总站转了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了歙县。路上比较顺利,找住处却费了周折。歙县汽车站搬了,老车站在县城外,离微州老城不远,却因不能互通的立交挡在那儿没法子从直接进城!出租车漫天要价,不愿意屈从。向正在路边剪草的老人问了路,从老汽车站得走好远一段路才能到进城的公交车站上,为了住在老城边,只好顶着烈日往车站走了。
  
  纵观这些日子的表现,果儿能吃若,这点令人满意,自己也很是佩服!
  
  徽苑假日酒店距微州老城城门很近,约100来米的样子。进了房间,如释重负……
  晚饭是在店前的夜市吃的,要了爆炒小龙虾,炒地瓜秧。小龙虾虽说不可多吃,可这地方产这个,尝尝也不算大错。果儿拍了狼藉桌子,说是要让同学看看她吃了多少小龙虾。
  
  饭后,进老城转了转。我们是分开走的。自己主要是想找到城中保存下来的一座木质贞节门坊和一座砖质节烈门坊的位置,方便第二天去看。这两座门坊离的不远,都在需内老街斗山街。巧得是,同果儿在那儿会面了。
  闷热加上明天早起要去棠樾鲍家牌坊,俩人便回旅店了。路上顺便打听了去棠樾的公交车及站点。
  
  七
  7月31日,高温。
  
  在旅店对面的早餐店买了早点,坐2路公交车前往棠樾。车很快,到棠樾鲍家牌坊时还不到八点。
  随导游看了牌坊,女祠、男祠及村中的几处老房了。在此地一个意外的收获是看到了男祠中刻录的《鲍氏家规(七十二条)》。这家规涵盖面非常评议广,规定也特别得细,如村中对无劳动能力者及无产者的“兜底”性救助措施、对雇工的要求、对日常纠纷的处理制裁方法、对有过错的人的制裁措施及所能给予的改正时限的要求等等。
  这石刻是镶在墙壁上的,由多块碑石组成,字很小,高处的看不清楚。想着网上肯定有这家规的内容,就把拍摄的照片删除了。回来后上网查,目前还没找到全文。这不可不说是个大大的遗憾!看来,只好麻烦同学L了找找了。
  女祠中陈列有歙县域内其他地方所立牌坊的石质微缩模型,嘱咐果儿一一拍了下来。
  
  村中有一间清代的药铺,前堂保存较为完整,后面供人起居的房子基本上倒塌了。看得出这间药铺的前堂是重新整修过的。在这里,能看到前人所使用的制冷系统:厅堂地面下建有水道,利用自然水流为房子降温。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制冷方法和系统,惊奇之余也有些好奇。
  
  鲍家花园据说是鲍家大户们的花园,离村子有一里多路,现在实际上是徽派盆景艺术的展示,自己对此的兴趣不大。果儿在园中刻了一枚印章,算是此行的一个纪念。
  
  在棠樾停留了一个上午。几天来一直在高温中旅行,体力消耗非常大,同果儿商量,取消了许村、雄村的行程。下午休息了会儿,去火车站买了明天到宣城的车票。
  
  晚餐同样是在昨天的那个夜市上吃的,这次点了河螺炖鸡仔、炒地瓜秧。
  
  八
  8月1日,高温,闷热。
  
  早起,一个人去了徽州老城,看两个门坊。两处都是大门紧锁,好在门坊还可见。之前,只听说过、见过牌坊,从没有听说过还有门坊,这次算是长了见识。查济有座元代的石质牌坊,后来(大约是明代)的人们把这牌坊当作大门,在后面修建了祠堂。据说,正是因此,这座牌坊才得以保存至今,虽说上面的一些石刻纹饰在那个年代被人砸掉了。
  
  10点40分离开旅店,打车到歙县火车站。车站只在有列车通过的前后各二、三十分钟售票,昨天来买票时等了很长时间。车来时已经晚点了约半个小时。
  宣城火车站的候车室不大,等车的旅客很多,里面很热。到西安的K2906次列车差5分8点才开,于是存了背包,乘公交车去了肯德基,避暑加用餐。
  
  列车提前到达宣城站,正点开出。这次出行前考虑多天的旅行会很累,回程定的是软卧。上车后,同人调整了铺位,归放好行李,剩下的就是睡觉了,累啊……
  
  九
  8月2日,闷热。
  
  列车正点到达一,下车,出站,打车回家。
  
  此行结束。
  此行,虽有瑕疵,却比较圆满。
  
  
  

完成时间:2015.08.05 09:31:07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