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两对贤伉俪!歌剧欣赏算是我的人生初体验!
说来惭愧,以前在美国,孩子们邀请欣赏“百老汇”的歌剧不敢去,在大陆从小学开始接受“文革”10年“红宝书”教育的我,不识英文,算个地道的英文盲。
经典歌剧 “郑庄公涉泉会母”是台湾歌剧艺术家曾道雄先生历经37年淬炼出的心血之作,取材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台北国家戏剧院这场乐团和演员阵容浩大的演出,全剧歌词大都是文言文,加上这个故事是自己从事一辈子职业生涯中最熟悉的作品,也是开启《左传》第一篇的历史故事。两千七百多年前的这段历史并非单纯告诉我们骨肉相残的残酷和遗患,还告诫我们要遵守礼义,否则秩序颠倒,良心尽失,天下大乱;启迪后世人性与宽容是人类大爱永恒的主题。
整台演出最吸引我的是台大交响乐团,尤其是指挥吕淑玲女士,一头利索的短发,随着音乐节奏激越飞扬,她从指挥动作到体态语言传递给我的都是剧情、诗情和激情——一个晚上我把心中最虔敬的目光和赞叹敬献给了她。
扮演母亲的武姜和郑伯的男女主角,人物的心理活动演绎得丰满而细腻。母子隧道(郑伯毒誓中的“黄泉”)相见那场戏达到情感高潮。母子前嫌尽释,郑伯弯腰背母亲走出隧道,台下观众响起热烈的掌声,让我看到传统文化在台湾延绵不绝的人脉和文脉基础,这基础构建美好,营造和谐,温暖人心。
段叔的戏份不多,都是以虚幻形象出现在母亲梦境,他的翩翩舞姿如一只周公梦里的蝴蝶让我惊艳,全然没有历史人物的阴谋密计——“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戏剧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
最后写一位小角色,很多人可能不会在意。戏中一共11位宫女,吸引我的不是在城楼上为段叔伴舞的四位——尽管她们的衬托很出彩;而是11位鱼贯而行进入隧道伺候武姜宫女中的最后一位,11位女孩娉娉婷婷,风姿绰约,唯有走在最后为武姜奉上烛灯的那位吸引了我的目光。她的动作轻柔体贴,极尽一个侍女对武姜的尊重与恭谨,转身退后的弧度优美而舒缓,在弥漫舞台的白雾布景中像一个缱倦一路蒹葭迤逦而来的古典女子,演员短短十几秒钟的一个细节动作,曼妙成韵,飘逸如诗,给人以美好的观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对艺术的喜欢和欣赏终究是面对他者,唯有爱,既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也是属于人类共同的心理活动,是这份内在的喜好和热爱、激动和珍惜,让我们的眼里和心里永远垂挂着雨水和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