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忙着看一书,加上已经开赛的欧洲杯,没太好好听音乐。今天读到这样的一篇文章,让自己简单地检索了一下喜欢的音乐和音乐的种类。
对重庆那事记忆很深,当时特别地有感触,觉得时空在倒转,因此有了些恐惧。
一旦带上了颜色,音乐还能不能名符其实,这个问题注定会比较复杂。
年初时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此书的作者是汪毓和。汪毓和何许人也?他是曾经是中央音乐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音乐研究所所长、《人民音乐》副主编、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
也是为了了解一点近代中国音乐的知识,不然这本还真读不下去。音乐只是外在事物有反映吗?他显然是持有这样的观点的,还比较坚定。音乐作为人内在情绪的表达的手段在他看来显然不是正道。音乐显然是有颜色的,这一点他也并不否认。然而,音乐的历史和当下,也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
2016年06月14日11:51 [补记] 《音乐的药性》,作者:刘索拉
http://blog.ifeng.com/dshy/special/dshy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