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通常不习惯在餐厅吃饭,而是在客厅茶几上铺张报纸就餐。并非如饥食渴的学习,只是铺垫而已。
赶巧了,这天铺的是2014年8月8日的《作家文摘》报。第4版下半张的标题吸引眼球——“杜拉斯,到死都是爱情动物”。扫一眼内容,有行黑体字是引用了杜拉斯原话:“如果不是一个作家,就会是个妓女”。原来她写了很多小说。她因在1958年出版小说《慢板如歌》,而被誉为新时代作家。
突然欣喜,想借用她这书名“慢板如歌”,来当作我写西藏之行游记标题。
为何不可呢?从字面上解释,起码有三条理由非常切题。
1.是受了老班长郭燕的影响。她说旅行最好不要随团。随团的话想要自己转转、自己看看、多拍些景色、随性购物都不行。时间太赶,人太累。一言以蔽之,出游还是散漫点,浪漫点,慢板点的轻松自由行最惬意。这与年龄无关。
2.临行前询问过进藏的人和大夫,都会提醒最好是坐火车,慢慢爬高进藏,以免落差太大,高原反应严重,反而徒劳病退。一言以蔽之,进了西藏最好是言谈举止缓慢点,喜怒哀乐控制点。这与修养无关。
3.怀着敬畏走近西藏,就能感觉到民俗中朝拜的虔诚,无处不在。但要听懂佛经,对于我这普通人,是太为难的一件事。悟与不悟,慢慢自醒吧。一言以蔽之,只要记住慈受禅师的话“说自己知道的,不说自己不知道的”。这与信仰无关。
我尽量将这篇游记写得贴近主题《慢板入歌》。对,我改了一个字,是“入”,不是“如”。区别在于,“入”是我之所见所闻,真实载入纸册。而“如”是要作者巧妙构思、渗透文化精髓的作品。我这的“慢板”是“细腻”。一言以蔽之,是让笔触尽可能地不漏掉,我们经历的、值得记忆的每一个细节。这与杜拉斯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