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回忆工厂生涯

写作者:戈壁红柳912     日记本: 驿外秋色里

日期:2021年03月0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194

  汤工名汤连璋,上海籍人氏。汤工是他当初在技术科工作时的职务。连璋、连璋,名中存“璋”,可鉴汤家姆妈望子成器,其意盈盈。多儿多福,那时节,孩子多也还是要能养得起的!据此推断,“连璋”之前,汤家应该已生育有女孩儿……
  
  这都是些闲话,似有关汤工又无关汤工的话题。
  
  俺们这批学徒进厂的时候,汤工虽前辈,但也同住在单身筒子楼里。早中晚一日,不定几次三番能与他谋面。譬如锅炉房去打开水,又譬如上下班路上……
  
  汤工的引人注目,因为行走很慢,拖着一条僵硬的残腿快不起来。残腿的原因说出来很沉重,也惨烈,好几年前“老九”可以走的事。汤工属高度近视还散光,眼镜片子后边的眼窝深凹,黑眼仁子像是被放大了,抬眼向去,眼神总透着惊诧,令人不忍与其对视。尤其冬季,他头上那顶格子呢帽子,八成来自他姆妈的老箱底子,配上清清爽爽又板正的工服,不搭界却独特,满厂子找不出另外一个。
  
  不幸中万幸。残腿事故之后,汤工的宿舍从顶楼被调整至二楼,一楼是办公区域,所以,论被照顾,也算是比较到位。工作岗位则调整到配件库房。库房好,接触面相对窄,多是车间工人阶层。面对死物件,不怕寡言少语,不怕斗心眼子,省心不劳神。
  
  至于那些曾经拥有的,学历、资质,经验,于他反正也用不着。再者说,库房里时不时可以偷偷儿地使电炉子。每年探亲假从上海带回来的大米,午饭、晚饭一并蒸煮了,洗干净碗勺带回宿舍即可。
  
  汤工的出名,还有一条:“抠门儿”。不知是被埋汰还是真格的,说仅就着一小截香肠吃半饭盒子米饭,典型的上海老抠门儿!比起他人生的大跌落,这传说不过是些“小挤怼”。但这并非全是恶意的“小”,往往也有杀伤力!又能怎么办呢!据说汤工管理的库房井井有条,够得上标准化。大大小小配件的标签,设计得很规整完备。一码儿仿宋体字字行行亲手写上去的。标签这东西,很能说明问题。什么人有什么人的招儿。
  
  再说抠门不抠门儿,于那辰光,大米、香肠在西北地方,确实是稀罕物,不俭省又哪弄唻?一年一次探亲假啊!
  
  论说,怎么也不曾见着过汤工有家人或亲友来探访过他?六、七个床位的大宿舍住着,不知这个中年男人是怎么度过那许多年的?
  
  看《李焕英》的时候,忽而,眼前却浮现过汤工的模样。还是那样慢慢腾腾、小心翼翼的,艰难地拖着腿,卑微地向前挪,仍然不像是个有勇气跳下去的……
  
  

完成时间:2021.03.09 21:52:4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4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