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不惧严寒的一枚霜叶

写作者:残文     日记本: 随心所欲

日期:2024年06月2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137

  不惧严寒的一枚霜叶《转载》
  
  文/残文
  
   在初冬大雪纷飞中,收到山西残文老师寄来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诗集《霜叶集》。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富有蕴含,鹅黄的底色衬出几枝红叶,枝头两只紧紧依偎的小鸟眺望着远方。 一个患过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后遗症的85岁的老人,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每天笔耕不辍,曾出版诗集《北方的山北方的河》《多梦的黄土多情的水》《河魂》等多部著作。残文老师是中国诗歌协会会员,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被诗坛誉为“田园派诗人”。《浪花朵朵》微型诗100首,曾荣获第二届中华文艺全国文学创作大赛金奖。他是个静心耕耘,用生命写诗的真正诗人。 在残文老师85岁生日之际,我收到了这本用生命和心血写就的巨著354页的《霜叶集》,一枚85岁的不老霜叶,历经千山万水驾着雪花飞到我的案头。 这本诗集,收录了多年来诗友们对他诗的点评及大赛获奖作品选、全国童诗50家等。令幽兰感动的是,将我以前在论坛跟帖,对他《难忘9.18》《指尖上的中秋》只言片语的拙评也分别收录《霜叶集》的17页和136页! 残文老师诗风和诗品正如寒山石老师在《霜叶集》的序一中归纳的那样,其一:深邃的震撼;其二:情感的震撼;其三:意象的震撼;其四:语言的震撼;其五:人格的震撼。 1937年在战火纷飞中出生的残文老师,逃难途中痛失母亲,做过乞丐,拾过破烂、当过童工……11岁才开始上村学。是黄河的水滋润了他的诗思,是家乡的黄土地夯实了他笔杆的根基。他的诗具有典型的农民韵味,是从农民口语中提炼出的质朴接地气的原版。因他本身就是长在田野中的一首诗! 土生土长的农民诗人,即使年轻时为生计远走他乡,他记忆中《故乡的老井》依然是“井绳多长 路多长/游子走多远 总在/亲人心轴上绕着”。这是故乡情深的见证,也是一个乡土诗人心轴上永远绕着的一份对家乡的眷恋! 残文老师深爱家乡的一切,就连家乡的《麻雀》,也被他赞美成“守住墙缝旮旯/不羡慕 高楼大厦/多像乡下的爹妈”,这首诗口语化再现麻雀连同人都深爱着自己的故乡。不由得想起《霜叶集》扉页中残文老师和他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老妻笑容满面合影下的一句话:“故乡屋檐下,一对老麻雀”,风趣自嘲的一句话,流露出多少对妻子坚贞的爱,和对老伴儿不离不弃精心照顾数十年的感恩之情啊!他在《情侣》组诗中这样描写他和老伴儿的肌肤之亲“不拒绝,失去弹性的触摸/皱巴的皮肤,多像/征途上坑坑洼洼的崎岖”,他们甜蜜相爱到老的情景可见一斑。 每逢佳节倍思亲,他思念母亲时,就用《指尖上的中秋》来抒发对母亲的思念“母亲把月亮 搓扁/又捏圆。企盼儿女/早一天 走进思念”,诗人只字不提中秋情节,只用母亲指尖上两个动作,便生动再现了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性!能把月亮搓扁又捏圆的母亲,该是何等慈爱的母亲啊?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是母亲永远的牵挂,儿女的归期何止在中秋?儿女,是母亲指尖上不断掐来算去的日子,是望眼欲穿的小路……即使母亲已在天堂,每逢佳节也会俯瞰儿女的一切! 病残23年的老诗人,虽被禁锢在轮椅及床上,但他的诗思却长出一对飞翔的翅膀,力博云天!这对于我们健康的人本身就是一种震撼和鞭策!一种生命意志形成的力量,和他病床上始终保持的翠绿童心以及老伴儿的大力支持,给了他重新组合生命和驾驭诗情的能力!残文老师的诗,是用不屈的血液和骨头构成的,是黄河孤独的浪花扬起澎拜涛声的写照!幽兰相信残文老师在有生之年还会有更精彩的大著出版,因他在《并非后记》中说过:“这并非最后一个集子,只要还一气尚存,不写诗,干什么?” 幽兰学习着、仰望着、期待着…… 2021年11月17日(幽兰:于兰香阁)

完成时间:2024.06.29 11:03:4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