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小说,津津有味的样子。悬念吊得很好,铺排亦很适当。直看到结尾,忽然发现是自己很多年前便已经看过的一部。拍着脑袋,觉得奇怪了,原来,我只记得这个终了的结局,却把前头所有的故事一并忘却。
细想,在人生中,那么些人事经历了下来,到几十年后,回首细看,估计,也会忘掉大半。起码,当时的心境会捉摸不到,只知道,于那件事情上,我很难过,但是,根本就想不起那种难过到底是怎样的纠结。想想,这样多好。
早些年,每逢七月半,外婆就会操持着要在家里摆桌酒,请请逝去的亲友。她与妈妈对坐在烧着纸钱的铜盆子前,总会一起说起我早夭的小姨。说起怎样得病,怎样去医院,又怎样失救,然后便又说起她是个怎样漂亮的孩子,如果能长大,又会怎样的有出息。她们款款说,没有悲的意思,只露着些微的惆怅。有时,想到那个四岁就逝去的孩子的趣事,两人甚至会浅浅的笑出来。这样的故事,我每年里都听一回,到最终,湿了眼眶的反倒是我。她们悲痛过,可是,也淡忘了那段锥心痛的感觉。
说了那么多,也不过只是想感叹时间这样的东西对人情感与记忆的一种灭,一种磨,一种成全。没有这样的成全,人生中那么多的苦与悲,多少人能背到白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