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说看罢《2046》要写个评论的。后来觉得自己并不具做影评人的资格。看得电影并不多,亦无专门的影评训练。连《看电影》这样的杂志也是不多看的。至于审美的趣味与操守,也多半媚俗之至。想来想去,为着不污人之眼,就干脆只在日记里随便说几句感想便好了。也可以算没有辜负了一部好电影,亦没有作践了真正懂影评的人。
先来说说巩俐。私底下,觉得这个角色并不很适合她。60年代的香港,满满的,都是40年代上海的影子,早年,张爱玲便这样说过。所以,在剧中,巩俐的打扮倒是很往这方面靠的,高高的云鬓,旗袍和裘衣。怎耐,她的气质并不适宜。少了些迷与离,反倒太实了。实到仿佛可以看见秋菊的影子。
这些也且不论,我只想说这个电影,这个角色。想起《红楼梦》里头,有槛内人与槛外人之说。我倒是觉得,巩俐演的这个角色,于戏中倒更像是个槛外人,相类于旁观者。她不愿意做旁人的替身,不愿意成为男人嘴下那个名字,所以,她除开那化了的唇,并没有深陷。她选择遗忘,她选择清醒的抽身。转首,带着新添的那些迷,走向下一个路口。
巩俐给自己留着路走,让我想到,在戏中,唯一没有了路的,是刘嘉玲。她找寻她那没有脚的小鸟,用尽一生,只为了追恋《阿飞正传》里的张国荣。为了这一个男人,她始终没有兜出那个圈。在床上无论怎样放荡,于人后,只能趴着痛哭。张震的那几刀,许是给了她成全,赐了她解脱。她是真正的槛内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抽身。
下来,想说章子仪。不喜欢她的人很多。我对她,倒没有厌,且觉得,在这部戏中,也算演得很到位。她的那把腰,那些转身,甚至还颇有回味。比之巩俐清醒的抽身,她便是真正的迷途。本是卖笑,找什么真心?可是,她偏生动了情。情动,则痛生。在她收集每一张十块时,她是动人而痛人的。我在影院中,一遍遍的叹,一遍遍的惜。
王菲,放到最末来说,是为着她是唯一一个找到了爱,而且拥有了爱的人。同样,也是唯一一个得到了梁朝伟爱的人。在整部戏里,所有的明媚都是她那里来的,纯着,固执着,清新着。她坚持所爱,木村的隐忍,为着她,都值了。与章子仪一起,梁拼命调情与做爱。所以,他们间,欲溢了出来,便放不下爱了。而与王菲一起,他们同写故事,他们过着生活,倒滋长着些相依的爱。王菲陡然出国,去寻她的木村,梁的落寞是显然可见的。
2046这部列车,据说一切东西都是不会变的。所以那么多人去找寻,去的人,永不回来。可是,我们无法改变一切,回忆永远冰冷。
2004年10月14日10:10 [补记] 昨日太累了,看完电影,在回家的车子上,十分难过,头晕,发寒。以后,还是多休息的好。2004年10月14日13:10 [补记] 今天困得整个人都要漏到办公桌底下去了。撑呀撑呀!到下班,估计打哈哈打得嘴都要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