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水木亚丁的西行漫记(三)

写作者:水木亚丁     日记本: 《水木篇》

日期:2004年11月0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38

  
  感念前人津津乐道的秦州八景之首——“麦积烟雨” ,于是我们午后行至天水后转往东南方约50公里的北道去看向往已久“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的麦积山。杜甫在古秦州(天水)所写《山寺》里形容它:“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阳光明媚,蓝天如洗。高高曲折的危楼栈道上,往来的人们如织、如蚁。在这绿荫环绕酷似农家的“麦垛子”山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迄今已差不多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麦积山高达142米,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多凌空凿于20—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石窟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平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平顶、圆形小浅龛、录顶这些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
  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的水成子母岩,和我们四川广元的千佛岩不一样,它不宜精雕细镂,所以这里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充满人间世俗情,感觉到一种民风民俗。就艺术特色来看,敦煌有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有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据传历史上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堆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民间流传有“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崖”的歌谣,可想其当年的盛状。
  穿行在涅磐窟、千佛廊、散花楼、七佛阁和许多大大小小的石龛之间,或远或近、或俯或仰地与后秦、西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的塑像的许多大大小小的佛像用心交流着,所经过处,我仿佛听见一声声悠远、深邃的历史回声……哦,这里的菩萨泥塑佛像那千年之久令人陶醉的微笑委实是不凡!你看:线条分明的嘴微翘着,细长的双眼微眯着,鼻翼微张,加上手势、动作……全都在笑,那是从内心深处溢出的睿智的笑,是突然颖悟会心地笑,而每—个观者见到他们也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笑,可见其艺术感染力有多么强。
  突然感觉到微笑之于人生是多么地重要。
  在瑞应寺留影。罗家伦先生的字很有文气,写得真好:行经千折水,来看六朝山。说的是我们旅游人的心境,我喜欢。在旁边小卖铺买了两本画册作纪念后,继续上天兰高速。
  路过卦台山,心中默念“元亨利贞”——向我们民族的人文先祖伏曦同志 问安。如果有时间的话,想去天水市的伏曦庙拜望一下他老人家。伏曦创八卦、启文明、兴嫁娶、立历度、作琴瑟、度乐曲、造书契……使身着树叶、饥食野味、渴饮河水、夜宿洞穴、茹毛饮血、披头散发的人类走向文明,因之被后人尊为“三皇之首”。俺这多年也没有弄通他老人家的那个八卦,惭愧呀惭愧。
  过秦安,见很多村民聚集在一个山地广场。原来是在演出社戏(肯定是秦腔!):花花绿绿、红红火火、十分热闹。
  过郭嘉。该镇以三国时期著名谋士郭嘉的姓命名。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乃曹操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霸主的过程中谋功至伟。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郭嘉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在曹操兵败赤壁后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陈寿在《三国志》里高度评价:“……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郭嘉对大的战局观分析透彻,对时事人物评判敏锐而准确。十胜十败说,言中霸王薨,虎狼喻玄德,遗计定辽东等等都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三国轶事。
  绵延不断的黄土坡飞快地往后倒去,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黄土谣》里面的那些优美动听的陕北歌谣。边地苦、其人真,情也深,往往这种地方出的民间歌谣表达最能感动人。
  帕捷罗任劳任怨地朝着落日向前飞快行驶。血红色的夕阳当头,灿烂如花……看得俺如痴如醉,愈来愈激动,我想像此刻本人像古代一位远离故乡拓疆守土的战士,正急速地策马西进,“不破楼兰终不还”!
  6.30抵达兰州下榻西湖大厦。是日,行六百多公里。
  
  
  
  (未完待续)
  

完成时间:2004.11.07 16:18:4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