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写在第五个中国记者节

写作者:吉林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4年11月0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07

   自2000年起,确立11月8日为中国记者节后,一年到头脚不点地的记者们除了传统节日外,有了一个可以被人们祝贺的日子。
   记者节,对于大部分记者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
  在外人眼中,记者的生活是精彩的,也许只有记者自己才能体会其中的甘苦。
   在这个飞速变化,足以催生年轻人英雄梦想的时代,常常听见身边记者豪情满怀地宣称,他们要忠实地全面地记录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然而,记者不是历史记录者,那是历史学家的事情。
   记者是新闻记录者。新闻是历史的一部分,但不是历史的全部。新闻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
   新闻是当下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日常生活中突兀显现的事件,是社会发展中重大迫切的问题,是特例而不是常态。
   当一些负面事件报道过多时,那并不是记者报道的责任,也许是当地管理部门出了问题。当一些新闻事件引发强烈反响时,那并不是记者报道的结果,而是事件本身导致的结果。
   记者也不是警察,不应该用警察的眼睛盯着罪犯。记者也不是法官,不应该用法官的头脑思考案件。
   记者也不是商人。媒体固然是一个产业,追求符合市场规律的投资与回报,记者却并不惟利是图。
   记者不应该拿事实讨价还价,记者不应该学会交易中的妥协和退让。
   媒体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并非简单的市场理论可以解释。当记者忠诚于事实的时候,他就是社会的良知。
   记者却又不是思想导师。他可以传播思想,却不是思想家本人。他可以训导道德,却不可以道德感压倒事实。他可以义愤填膺,却不可以攻击“敌人”。他可以痛哭流涕,却不可以用泪水模糊了字迹。
   记者也不是学者,不必高屋建瓴。记者也不是诗人,不可浅唱低吟。记者也不是演员,不可千变万化。记者更不是化妆师,不可涂脂抹粉。
   记者也不是过客,可以袖手旁观。记者有义务报道新闻,媒体有责任告知事实。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一个记者至少应该知道他的理想。
   他的理想很简单,那就是做一名记者。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可能是,他什么都是,但就不是记者。正如有时候一个官员,他什么都是,但就不是公务员;正如有时候一个法官,他什么都是,但就不是法律工作者。
   所以,今天我们要大声地告诉同行——你可以什么都不是,但必须是一个记者。
  
  
  
  
  
  
  

完成时间:2004.11.08 23:06:4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