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要喝“及第粥”
听说过“及第粥”吗?“及第粥”又称“三及第”,拒传说此粥为清代广东状元林召棠爱吃的早粥,并因此而流传至今。几百年来,赶考的学子为图个吉利都要喝这个“及第粥”。“及第粥”的做法很复杂,其中主要的原料有猪肉丸,猪肝和猪粉肠。而猪肉丸用以附会状元,猪肝用以附会榜眼,猪粉肠用以附会探花。故此而得名。至于这个粥好喝不好喝,我可不知道,因为我确实没喝过。你喝过吗?
2002年09月14日03:09 (补记)
--------------------------------------------------
苏东坡恋粥
都知道苏东坡最喜吟诗填词,却很少有人知道苏东坡也恋粥。其实,苏翁走到哪这粥就熬到哪,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多种以东坡为名的〈东坡粥〉,并且有粥就有诗。宋元丰7年,苏东坡在江苏宜兴任职期间,曾以红小豆熬粥,并作〈豆粥〉诗:“地碓春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东坡红小豆粥》因此而得名并流传至今;苏东坡在海南时,当地缺麦稻,土人以山芋为主食,苏翁吃不惯,则以山芋做〈玉糁羹〉,色,香,味皆美,并赋诗赞美:“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斋脍,轻比〈东坡玉糁羹〉”;宋绍圣元年,苏东坡被贬广东惠洲,从河北吴县起程去广东,途经河南汤朔,在客舍里以豌豆大麦熬粥,并赋:“逆旅喝晨粥,行庖得时珍。青斑照七箸,脆响鸣牙龈”。〈东坡豌豆大麦粥〉既是由此而得名。苏翁熬粥吟诗,诗有味儿,粥也好吃。苏东坡曾专门致信好友徐十二介绍他的〈荠菜粥〉之做法,并称赞道:“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陆游曾仿苏法熬制此粥,并以诗记之:“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悦若在峨岷。残雪初清荠满园,糁美珍羹胜羔豚”。
2002年09月14日03:09 (补记)
--------------------------------------------------
粥膜的奥妙
熬好的粥放置一会,就会在粥的表面凝结成一层厚厚的浓膜,那就是粥膜,也叫“米油”。粥膜浓稠滑润,谷香浓郁,清淡适口。其食疗作用尤佳。粥膜味甘,性平,“滋阴之功,胜于熟地。补液填精,有裨赢老”。
2002年09月14日03:09 (补记)
--------------------------------------------------
油茶
油茶也是粥。
据传,清朝雍正元年,皇帝为治黄河水患,曾亲临河南武陟监工筑坝。地方上的达官显贵为了攀龙附凤,讨得主子欢心,差人四处奔走,为皇帝采集山珍海味。当时,武陟县令吴世禄为了讨好皇上,特差一个最有名的厨师,煞费苦心做了一种精制稀食,名曰“油茶”。皇上用后大悦。吴世禄受宠若惊,随命开设油茶馆,除御用外还招待来往百官。自此,武陟油茶名声大振。一些从事街畔摊售的小贩,也都纷纷改行,学做油茶。有的肩挑叫卖,有的设铺开店,有的云游四方。各州府县馆驿码头竞相设点,互相竞争,生意兴隆。
油茶吃起来香而不腻,美味可口,是用炒面做成,内有香油、花生米、芝麻、核桃仁等。因是一种乳状稀汁,状似浓茶,所以得名“油茶”。后几经演变,油茶由稀变稠成为“粥”状,以茶代饭了。其实,油茶就是粥。
2002年09月14日04:09 (补记)
--------------------------------------------------
有滋有味粥文化
区区一粥,也要讲究什么文化?殊不知食粥在我国悠悠已有数千年历史了。古时称粥为“糜”。汉代《说文解字》说:“皇帝初教做糜”,在《礼记·檀弓》上也有食粥的记载。许多文人墨客更留下了咏粥的优美诗句。人们也许都知道苏东坡煮肉,《东坡肉》早已脍炙人口,却很少有人知道苏翁也极喜食粥。据我所知,现下里以“东坡粥”冠名的粥品就有十几种。如《东坡薏苡粥》、《东坡红豆粥》、《东坡山芋玉糁羹》、《东坡荠菜粥》、《东坡芡实粥》等等。苏翁不仅喜食粥,更留下了许多赞美粥的诗篇。《小圃五咏》赞薏苡粥:“春为芡实圆,炊作菰米香”;咏豆粥:“地堆春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咏玉糁羹:“香似龙涎乃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咏荠菜粥:“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悦若在峨岷。残雪初清荠满园,糁美玉羹胜羔豚”。又一句“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诉说出粥之美味真谛。
粥的种类,算起来总有近千种。大致可分为米粥、豆粥、蔬菜粥、肉粥、药膳粥等十几类。中华地域广阔,各地饮食风俗也是千姿百态,粥之妙方也是丰富多彩。知道花粥吗?菊花、梅花、桂花都能熬粥呢,喝过玫瑰粥吗?那可是现代的爱情粥哦。
食粥可以调节胃口,增进食欲,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所以粥不但古人爱吃,今人更爱喝。南方人爱喝,北方人也喜欢喝,粥在许多地方更是每日必食的。粥还可以辅助治疗各种疾病,保健养生,使人延年益寿。古时就有“食疗同一”之说。而在食疗中,粥疗又是最普遍的。不同种类的粥,有着不同的疗效作用。如大米粥,味甘性平,能补脾、养胃、止渴,小米粥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寒,中气不足,失眠等病均有一定疗效。其他粥类如豆类粥、蔬菜粥、肉类粥、药物粥对各种病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治疗作用,不论古今,病人最好的饮食就是粥。
原始人类以狩猎为生,自从人类学会了种植谷物,也就开始了新人类有着文化色彩的历史了,而种植谷物也是从知道了“糜粥”的芳香开始的,说人类的文化从粥文化起始实不为过;说人类的文明从食粥开始也不为过。现今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文明发达的时代,可有多少人知道,这高度文明发达的现代文化是从区区一粥而始?
2002年09月14日04:09 (补记)
--------------------------------------------------
话说稀饭
稀饭的书面语,通常叫做“粥”。粥的历史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很早以前古人就知道食粥。但古时的粥与今天的粥内涵稍有不同,古时的粥是用米熬成,叫“干”,稀的才叫“粥”,这也是现在为何有人将“粥”称为稀饭的原因所在。根据食的不同原因和目的,古人食粥可分为三种,即:家贫食粥、赈灾食粥、养生食粥。
发展到今天,食粥已不再具有上述原因,而逐渐演变为人们调节饮食的一种风味食品了。其制作技艺也愈益精堪,如花生猪骨粥、八宝粥,而且也因为粥引出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传说,因而也就有些文化色彩了……
2002年09月14日04:09 (补记)
--------------------------------------------------
延年益寿常食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食粥可延年益寿之说,《礼记-月令》上说:“中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寿星陆游也有食粥说法:“世人个个学长年,不道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古书医籍《伤害记》说:“服已须叟,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素问-玉肌直脏记》也说:“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本草纲目》更说详实:“赤豆粥,利尿消肿;莲子粥,健脾止泄;芡实粥,益气固精;百合粥,润肺调中”。古人更有“粥后就枕,梦中还家”之说,可谓人生一大享受。
以粥之本身来看,其以水分为主,粮食为辅,气味清淡,易于吸收,利于消化,尤其加入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配料,实乃养生极品也!苏东坡也有诗颂粥曰:“缕姜屑桂流蔗糖,滑甘无比胜黄梁”。
朋友们,爱惜自己就喝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