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节微观经济学,这次真的是听的晕头转向了。
恍然大悟,为什么老师选的教科书是英国佬写的。书里的例子一般都是欧洲的,美国写的书则都是在说美国的例子。对我来说是一样的糟,背景知识一样的不够。
上课有一问题,为什么60、70年代,欧洲的就业弹性为负,却能达到充分就业。冥思苦想不得其所,老师一说原因,差点儿晕过去。因为那个时候欧洲正好改成每周40小时工作制,所以每人的工作小时短了,总就业人数就多了。TMD,谁知道欧洲改40小时工作制要比中国早20、30年呀。
他要是说亚洲四小龙,偶没准还知道。总是说荷兰的事情,恐怕除了荷兰人没人再关心了。还不如去学美国佬写的书。
明天是第一次全班做presentation。恐怕这次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做,心里没底,感觉和荷兰人的思维方式不用,只好将就他们了。
去准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