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工程·破旧的道路·司机和票员
--------------------------------------------------------------------------------
甘肃省永登县城和窑街的路应该是一条省道,它缩短了甘肃和青海的距离,使得青海到河西走廊的很多物资不用绕道兰州就能直接送到目的地。但是这条 路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条省道,更象是乡村里走马车的小道。
对于这条道路我知之甚少,听老婆和岳父说以前是没有路的,来往的车辆就在干涸的河道里踟蹰行进。但凡下雨天山洪下来,河床里开始有雨水的时候,车和人就无路可走了。也不知道从哪时候开始人们把那河道就叫成了沙沟了。后来在修建 引大入秦工程 的时候,修建了现在的这条路,但引大工程结束之后,这条路也就没有人管了,至少我上班之后在这条路上来回行走,没有看到有人维护过。
没有人维护,更没有警察来维护交通秩序,这条路也就变成了一条野路,可以尽情的超载,可以肆无忌惮的占道儿,只要你愿意。路也就越发的不像路了。逢到开春,这条路必然翻浆,来往的车辆更加难行。为此,我们单位在过去的几年里曾经多次的对这条路铺垫,可始终没有见当地政府有什么举动。
没有人管,就乐了那些招手停的司机和票员们。
我自打上班就一直走在这条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后来结婚之后,因为老婆娘家在永登,走的就更是频繁了。所以这些司机和票员的嘴脸也见了不少,有时候甚至恨的肝儿疼牙痒,最终也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
我最恨的是这些司机没有时间观念。他们的时间段应该是有规定的,比如你七点半,我八点半。可是他们来的很早却从来也不按时的发车,后边的往往着急就一遍遍的打着喇叭催,前边的呢?就象个无赖一般的不走,要不就转过头来在县城里转上好几圈,延长个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都普通的很。你着急,你催他们出发,他们也是置之不理,象秋风灌了驴耳朵一般。往往为了压车,几个司机会打起架来。老婆说有一次他回家,在一个大桥上,后边接班的司机发现前一班还没有走,怒火中烧,开着车要去撞人家,吓得坐在车上的人都要下车,司机还说没事没事,让大家安心坐好。真要撞车,您说能没事儿吗?
你常常能看见那些个灰头土脸的男人和抓狂发飙的女人们在某处吵架。那架势就像是在斗鸡一般。
而且这些个车往往都不是什么好车,大多是从别人那里淘来的二手车,随时会熄火,随时会没有刹车。从永登县城出来不远有个叫新展坡的地方。我老婆有一次坐车就差点没吓死。那天车从新展坡高处直冲下来,司机慌忙之中把方向盘扭向了山脚下,车子重重的撞在山上。老婆说前排的一个小伙子重重的撞在挡风玻璃上,头和玻璃都没有破,但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不仅如此,为了一元两元的车票钱,这些人往往连最起码的良知都能扔了。
我有一次坐车回单位,在县城还没有出发的时候来了一对母女,那女的要把孩子带给车上,嘱咐票员带到距沙沟口不远的一个村子。票员要六元,那女的只给了5元,怎么要那女的也再没有给一元钱。结果就在离那个村里不远的地方那凶神恶煞的女票员愣是把哭着的孩子给赶下了车,旁边的人给钱她都不行。我就多少不明白了,不就是要钱吗,有人给还不行吗?我虽然说不清楚,但我觉得这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山还是那几座山,车还是那些车,人还是那些人。岁月在这里仿佛凝固,好像永远也没有变化,那些路边的山村里也还是靠着老天的施舍,人们也习惯了这些车夫的态度。他们会在大家着急车不开的时候说,等等马上就开了。他们会在坐车的时候和司机票员继续讨价还价的把自己的小孩子交待给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一想起来这些事情,我就觉得难受。其他的地方都日新月异的发展着,漂亮的高速公路,宽敞舒适的大巴轿车,热情的售票员和司机。出门什么时候变的如此不济,要忍受这么多的痛苦甚至是良心的煎熬呢?你说是穷的吧,他们这些人断断也没有穷到那样的地步,你说利欲熏心吧,我倒也看到过有个别的人对人和善些的。看那破旧的好像永远没有变化的永登县城,再看看那些有些原始的司机和票员,我常常想,什么时候才能不遭这份罪呢?
和壮观的引大入秦工程比起来,人真的很渺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