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儿时挂在墙上的诗

写作者:bianyuann     日记本: 边远的鸡零狗碎

日期:2005年06月2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35

   中午碰到了务秋大哥和我聊天,我说我看到你的日志里写的“”我就难受,温哥华父母住不习惯回来情有可原,我离父母不远却也不在身边,岂不是大大的不敬了?
  
   他就问我家在哪里,我说我的家乡在甘肃张掖。
  
   他说他不知道,他就知道兰州。我随手写了两句李白的“若非祁连山头雪,错把张掖当江南”给他看,他竟然说他小时候背过,还记得。
  
   我有些吃惊,他又说他的父亲是个诗词迷,我才恍然大悟,难怪连这个他都知道。
  
   也许是在说父母和诗词,我就想起了小时候母亲给我挂在卧室墙上的那些诗。
  
   那个年纪的事情几乎都忘光了,唯独这些个诗句不光记得还能脱口而出。象什么“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什么“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了,都在那个年纪就牢牢的印刻在脑子里了。
  
   我记得,那些诗辞都是做成对联样子的,一对一对的配着水墨画,象是现在马路边卖的那些假真迹,只不过纸是白的。卧室很小,南边的墙上有四副,东边的墙上有四副,西边的墙上是窗户,窗户的外边是一个小小的天井,能看到四四方方的一块天空。
  
   我喜欢在午睡的时候用手指着那些工整的字一个个的跟着母亲念,看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时候,眼睛里看着那画上的萧瑟景象,就仿佛置身在冰天雪地的季节了。看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时候,就想到母亲给我晚上缝裤子的情形了,只是没有了画中的那个油灯和小小的炕桌,母亲那时也好像过于年轻而比画上的那个母亲少了几分慈祥(我总觉得这个词过于苍老,似乎用到现在的母亲身上都不合适)。
  
   母亲是很有耐心的,面对我的故意把一句诗念的阴阳怪气的声调从来也不恼,一个字一个字给我纠正。其实有时候我是故意的,我只是不想睡觉而想母亲多给我念念那些诗,我喜欢母亲给我念诗的样子,每当这时,我小小的心里就充满了温馨。
  
   母亲的启蒙也在后来的学习中体现了巨大的效果,从学习古文开始,我就从来没有拉在后边过,而且我对那些个别人感到晦涩的文字有那么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总是找些古文书来看,课堂上也能时不时的向老师提出几个不同的意见,让老师也感到颇为头疼。呵呵,有一段时间,我还以此为乐,为了难住那个象祖母一样的语文老师而尽找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问她,然后坏笑着看她答不上来的样子。
  
   只是我是那么喜欢这些东西可后来并没有去上文科。大学里学的是机械,直到现在工作也没有和机械挨上边。不过我从来没有为此伤感过,没有上错船或者入错行的感觉。相反有时候觉得,之所以专业没有挨上边,或许就是因为在我还有些可以和文字打交道的“悟性”吧?!如果真的有些“悟性”的话,不正是来自于母亲对我的启蒙吗?!
  
   感谢我的母亲,感谢母亲在我卧室墙上挂了那些诗!......

完成时间:2005.06.27 20:00:3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