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什么?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国王没有儿子,打算从民间遴选一个小孩做王子,于是给候选者每人一棵牡丹花种,看谁种的花最漂亮、花朵最多。到了评比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捧着鲜艳漂亮的牡丹花相互争奇斗艳,只有一个小孩捧着那棵种子伤心落泪,他没有种出花来。但是,他被选中了......[阅读全文]
为有的放矢做好未成年人的诚实守信教育,南岸区教委联合关工委对辖区内中小学生诚信状况展开了广泛调查。对700中学生的调查表明,中学生的诚信问题非常严重:64.5%的人不能按时按地点赴约;30%的人厌烦公益劳动,要借故逃课;43.5%的学生曾经编造借口,不做课间操和上体育课。如果有不法分子盗卖毕业升学试卷,76%的学生表示要背着去买试卷,毕业升学体检,有人弄虚作假过了关,九成的学生认为做老实人吃亏,不老实得实惠。(7月13日重庆晚报)
认为做老实人吃亏吗?
是的,吃亏死了。
不是,老实人有老实福。
不好说。
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也许有人要感到惊讶了,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我认为这个调查结果真实可信,诚信在学生心中地位的失落是现在社会急功近利,浮躁盛行,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一个集中显现,诚信地位在学生心中的失落必然导致将来学生步入社会打造不诚信的社会工作,给社会带来危机,我为此感到害怕,我们的诚信教育真的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如何搞好诚信教育呢?
之一,弥补学校家庭诚信教育的空白。
虽然,我们大力提倡诚信教育,但是现实中,我们的学校大多忙于应试教育,根本就没有抓这个不容易看见效果的重要工作,更有甚者,有些学校为了在应试教育中取得辉煌成果,为了在上级检查中得到表彰,不惜赤裸裸的造假,甚至发动学生来搞,这种反面示范作用给学生打造了反诚信教育的心理素质。而我们的家庭呢?为了实用,也多是做的反面教育。这个空白必须狠下决心弥补。
之二,打造诚信熏陶的环境。
诚信教育需要学校,但是更需要社会的熏陶,但是我十分伤心的看到,我们的诚信环境是如此疲软,个别政府官员的吹牛皮,搞形象工程,不法商贩的造假骗人,学生在一个反诚信的氛围内,他能诚信起来?这个诚信的大环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打造。
之三,塑造诚信文化形象。
诚信美德喊了很多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的诚信文化却实在匮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电视、电影、手机短信,报纸杂志,网络游戏等,有多少把“诚信”作为实在的主题呢?不但缺少诚信,到是教人作假、撒谎的不少,这是文化的一个悲哀,塑造诚信文化形象是我们打造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
你认为诚信教育谁的责任最大?
学校;
家庭;
社会;
文化部门;
其他;
诚信教育呢这个工作必须靠学校、家庭,靠社会,靠我们的文化部门共同完成,缺腿的教育最终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九成中学生认为诚信吃亏,最终将让我们的社会发展吃亏,我们不得不惊醒啊! 2005年07月15日20:07 诚信不等于老实 [补记] 1、社会风气一定是越来越不好,这是必然的,在目前人性的条件下,不可能希望大部分人会主动向好的方向努力,而更多人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随波逐流,所以这个发展方向没什么可研究和探讨的,是必然。
2、大部分人选择的不一定是正确的,特别在这个问题上,人越来越浮燥,所以更不容易看清楚问题的正确方向,眼前利益得到了,长远利益失去了,所以并不能说诚信就吃亏了。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实际例子可以证实,我认识的老板中,诚信作生意的虽不会暴富,但作得长远,稳定。奸滑的人不要看他显贵时,他落难时哪里还有人帮他。再比如,高官落马,名人出丑闻,哪一个又是脚踏实地做人导致的,还不是觉得自以为聪明,到头来还不如老百姓过得塌实。
3、一定要强调,诚信不等于老实!我们很不幸,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人心不古,所以,老实人必定受欺负,至少成为别人欺负的目标。但我们要作的是,既要诚信做人,又要聪明一点,不要那么容易被人算计,诚信也要讲技巧,也不能太直白,关键在于你的心,是不是诚信的心,有诚信做事的心,为了目标用些手段也是好事,我们判断一件事好坏与否,只能看结果,不应该看过程。所以所有老实人不要认为真是诚信惹的祸。还是做人的基本技巧问题。
4、最后,我想以一个例子结尾:就好比别人总想打你一拳,你应该如何去做?
1)先下手为强,找机会先打他----小人心也,和要打你的人没什么区别
2)老实挨一下---愚人也,自己难受,还让小人得逞,也是间接助纣为虐
3)巧妙回避,转移目标---智人也,为人处事,立足为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