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闲话拍砖(转)

写作者:小乐     日记本: 胡说八道

日期:2002年12月02日  星期  

天气 

小雨

心情

   被翻看:278

  转自大地网 原作者:笔公
  
  1、砖客的档次
  
  2、砖分三五品
  
  3、拍砖心理琐谈
  
  
  一、砖客的档次 2002/03/02 15:37
  
  
  
  忽然又有许多清风人看到了“拍笔公”的商业价值,纷纷投资在这一领域。久不来清风根本不知道笔公是谁的人也来凑热闹。于是整整一个版页,演出了群魔大闹清风城的丑剧。
  
  可当我想从中找一个相对较强的人开练时,却失望地发现:那个自信满满、好象揣着一种使命来到清风以驱逐笔公为使命的小伙子居然连笔公具体是谁、他做过什么、应该拍他的哪些方面他才会疼、应该罗列什么样的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这些起码的拍砖要领都不懂就仓促上阵,而且口口声声笔公“不是个”。呜呼!这让我想到写一篇近乎基本常识的东东为他们醒脑。
  
  一段时间以来,本应是专业论坛的清风成了大家练砖的地方。可因为没有谁来做过启蒙工作,砖客们水平参差,三六九等,让是一些只想看热闹的人都大跌眼镜。
  
  一般说来,拍砖要研究对方的基本资料,找到他的软肋,争取一拍就疼,再拍就晕,三拍就死。拍砖者不能只顾一时痛快,自我陶醉、自得其乐,还要随时准备领受对方的回击,并准备与对方做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辩论。既要辩论,就要有一定的共同口径,有一些共同奠定的规则,有一个不可越过的底限。
  
  可越来越多不知拍砖、论战为何物只求一时痛快的下九流来了,为拍而拍、自顾自的拍、不讲究事实地拍、凭想象去拍、先在思想上将对方降到让三子的地步再拍……不一而足。
  
  遇到这样不懂套路、不讲规则的所谓拍砖手,大多数负有真才实学的人(如秋风等)说不清含笑还是含恨地别了清风。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即如在学术讨论中也要讲究一点层次一样,让业余和和职业地放在一起互拍简直就是一件滑稽的事。
  
  从清风来看,拍砖的层次至少可以分成这样的五级:
  
  第一层:比拼风度,较量知识,切磋观点,讨论实质。以共同遵守的正义为据,以相互认可的口径为基。代表人物秋风,代表作《人性的大暴光》。
  
  第二层:权衡利弊,考量对错,追根求底,由表及里。从大家看到的现象入手,对双方承认的事实为据。缺点是深度略欠。代表人物清风瞎点评,代表作《瞎子搭脉》。
  
  第三层:抓住谬点,深入挖掘,穷追猛打,不及其余。从基本的常识出发,用通便的结论收束。缺点是高度不够,往往归纳不全。代表人物清风速评。代表作《副主笔为何称笔公?》
  
  第四层:拍人尚可,回砖乏力。不思自省,只求推脱。更多的只是质问和解释两个招数,一遇强敌即选择“搅局”。失败后不记取教训,转而用小人手段。代表人物清风乱点评。代表作《就五大逻辑错误向笔公求教》。
  
  第五层:自恃“文笔”,必称“成名”,逻辑混乱,自说自话。不知什么是事实,也不管自己的推理和结论是不是漏洞百出。在极其细小处显示小聪明,不知自己拍砖的最终目的是让对方心服口服而不是动辄让人剖腹退出。这类人太多,以致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代表人物。
  
  笔公在最为闲暇的时候,和这几类人物都有交手。连某些等外品都有接触,无非是希望对方认清自己。但这是徒劳的。有一个原则越来越鲜明:“宁和智者骂驾,不和疯子说话。”从今天而后,自跟一句(本名为第四层,可他还有名字在三层以上,怪事!)以下如苏小小、阿西门之类,一概不予理会,以免又产生“人咬狗”的印象,还浪费了我大好时光。如果真有了时间,也只写本文这样的“教科书”,是不是能够领悟任由君便。
  
  
  二、给凡妮的草地上砖学课:砖分三五品
  2002/04/26 14:36
  
  
  
  砖有上中下三品。
  
  上品砖堂堂正正,温文而雅。可以盖高楼大厦。草地稀见此类。
  
  中品砖我行我素,水来土挡。可以盖体育场(角斗场)。一丁的砖稍见此象。
  
  下品砖有三类:
  
  其一小肚鸡肠,鸡毛蒜皮。可以盖鸡窝。如夏某的砖。
  
  其二骂字当头,心胸偏狭。可以盖猪圈。如坏某的砖。
  
  其三造谣腹诽,由妒生恨。可以盖厕所。如波某的砖。
  
  
  三、潭中秘(3):拍砖心理琐谈
  
  2002/04/29 10:40
  
  
  拍砖心理很复杂。
  
  不同的主体如旁观者还是当事人不同;不同的关注度不同;不同的智力水准不同;不同的砖力触发的心理不同;不同的砖文引致的“美感”不同;不同的自信度不同;不同的知识视野不同;不同的承受力不同……
  
  以我为主、现实观测、深切把握,三个层次可以把握到不同的心理脉络。
  
  拍砖者、看砖者、受砖者,基于同一块砖的心理又有不同。
  
  不同身份的人拍砖(如是成名ID还是蒙面宵小)造成的打击力不同,触发的心理也不会相同。
  
  所以要把握拍砖心理,必须先切入一个角度……
  
  从拍砖者角度而言,一砖出手得到的反响不同则心理不同,即使反响是确定的,不同的人也会感觉不同。
  
  寻常人物一砖拍下,对方没有反击,他会认为对方受了,可以洋洋得意了,可以自吹自擂了,可以全身而退了,殊不知这极可能是对方蔑视他的表现:砖力太低、人微言轻,没有什么人愿意理会。
  
  好的砖客渴望反击,有来有往才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和砖风。可砖之为砖。总有戾气,没有相当的心理准备是可能丧气的。
  
  缺乏承受能力的拍砖客的心理特征往往是:倾向于拍人而不愿受人拍,于是最常用手段就是蒙面出手、纵情大骂;动辄给予解释而不是反击,动辄剖腹而不是挺进,动辄指责对方恶意攻击而不想自己的砖也很恶毒;一哄而上搞群狼战术,在围攻之中求快感;砖德不济,动辄以非砖活动解决是非……
  
  群扁战术的心理效应最为有趣。一般的心理下,看到有三个以上的人拍你、骂你,立刻会对你的人格等产生怀疑——你怎么就四面树敌呢?殊不知,弱智者或弱质者为了指望与某一个强者对峙,只能采用这种不是很光明的手段。
  
  争议人物容易受到群扁,而群扁行动却极可能某个寡德者的刻意策划。通常的心理是人多的一方为正义,殊不知这极有可能是街狗咬人的行径。
  
  对于争议人物的心理反应,人各不同。大毁大誉者必有异禀,而寻常人等是无以体会的。
  
  最为可鄙的一种心理是将拍砖活动扩大化,在非砖策划中找快感。比如QQ威胁、比如黑人帐户、比如坏人论坛、比如造谣中伤……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拍砖场上少完人。秀才遇兵模式、劣币驱逐良币原理,在这里是极为流行的。一如“君子不党”这样的信条可以让人尽可能避免小人的算计一样,君子不砖、君子非砖、君子厌砖、君子无视拍砖等,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网上人物,形形色色,下层者众。寻找论战对手不易、渴求善意批评难得,一入砖局,想拾一块有品位的好砖也难。特别是那些除了卖弄一些“文笔”并无多少真才实学的痞子,你只好从他们的砖中透露出的无知和下作取乐了……

完成时间:2002.12.02 20:13:5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