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里有个好妹妹叫九九,抱歉九妹妹,今天这个九九可不是写你哟
。
在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
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
得庆贺的吉利日子,随就把它定为了节日。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
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
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
高可攀,就用米粉糕点仿制,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
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
。还记得王维的诗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起民俗里日月相重的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一月一:大年初一头一天,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人人都知道我就不说
了。
二月二:龙抬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民间有正月里剃头不吉利的风俗,因此年前剃的头,要到出了正月才能理。借着龙抬头的好日子理个发,就成了当今许多人的选择,因此二月二也成了理发店发财的日子。
在民间正月里不动工程,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也成了,破土动工,大兴土木的好日。
三月三:上巳日。魏晋时期把三月三日定为上巳日。民间要磨米面做“打鬼粑”,下“缠脚面”食用。年轻人喜欢在此日出郊外踏青、放风筝。
魏晋时期,人们在这天喜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称为“上巳休禊”。王羲之那千古一绝的《兰亭集序》不就是在这天写成的吗?“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四月四:(不知道什么节)
五月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六月六:六月六日,各地各民族有许多的节日名称,有称“花儿会”或称“女儿节”“晒衣节、晒书节”等。我们家乡有六月六晒日头的习俗,这天一般骄阳似火,家家户户,都把被褥衣物,拿出来晾晒。据说,这晒了就不招虫了。
七月七:情人节。也称七夕节,七巧节。是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日子。有哪个不知这段爱情故事呢?
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八月八:(不知道)
九月九:重阳节啊!九在汉字里是最大的数,因此九月九就是最后的节了,这就如同数九寒天,过了九九,就不是寒天了。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坡里吃。春天到了,人人都下地干活了。
四月四、八月八。是节我不知,属于我寡闻。若不是节,为什么?自有它的道理,也许弄清了还更有意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