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一次进电影院是单位发的票,《郑培民》,一部保先电影。距今个也快有小一年了吧?不是不爱看电影,现在DVD这么泛,也懒得再往电影院跑了。
电影院都不太进了,更别提露天电影了。今年夏天的时候,让电影进社区的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晚上加完班回来,街道上的景象又像是20年前了,小凳子、小椅子、小孩子,急哇乱叫着,电影的背面和星星同见,看着很是亲切。
郁冬《露天电影院》的旋律一眨眼就跑到了眼前,措不及防的,还好我脚跟站的稳,否则一不留神就该跌进了曾经的故事里。
小的时候最喜欢的电影是《两个小八路》和《小兵张嘎》。虽然现在时代变了,不鼓励孩子冲锋陷阵,甚至有的影人还把这两部片子看成教唆儿童嗜血的典型。但这是当时孩子们眼里的电影神话,无人能挡。再后来喜欢上《铁道游击队》里的小波和那首传唱了N年至今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现在的我很少看战争片,可能那时侯看多了,甚至有点害怕子弹纷飞,炮火连天的场面,不知要重回那个年代,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我会不会拿出铁的意志,与敌人斗争到底?但要是使用美男计怎么办?这个问题嘛,咳,我干吗老想自己被敌人抓住呢!笨!!像这种与敌人战斗的情景剧以前可没少玩,我总是端着假想的枪扫射假想的敌。
《电影往事》这部片子我是从中间看的,后来又在网上查了查相关的信息,比如说玲玲她妈是怎么生下的她,小兵是干吗的,怎么就进了女孩的家。但后来我发现这些在整部片子里是那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毛小兵通过女孩的日记找到了彼此记忆的交集,他发现自己在女孩曾经的岁月里扮演的角色,带来的是怎样的快乐。但这份快乐随着妈妈的再婚、弟弟的出现和身亡消失殆尽,玲玲也只能通过远远的窥视和匿名的资助来弥补对弟弟的愧疚。
看这部片子时不得不由人想起《天堂电影院》,并且也是同《向日葵》、《孔雀》一起的集体怀旧行为,但不管是恋旧还是念新,往事就是这么一回事,象一缕阳光透过厚厚的玻璃窗折射进来的那个冬日下午,让人感到浑身温暖和充满向往。
这就是往事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