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小的时候曾见叔叔家的墙上挂着一条横幅“难得糊涂”,当时知道这几个字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只是心里犯糊涂:事情不是越明白越好吗?为什么要糊涂呢?什么也不懂,什么也弄不清楚的傻瓜笨蛋还很难得?其实在心中不知道要笑话郑板桥多少次了:还名家,大手笔,居然会支持傻瓜笨蛋们,为傻瓜笨蛋们辩护为“难得”,干嘛不直说了呢?“难得当傻瓜笨蛋”不是更直白吗?
工作后,才发现这几个字确有其道理所在:这是一种处世之道,或是对生活所持的一种人生态度。凡事都去斤斤计较,凡事都拾掇的毫厘不爽,凡事都要钉是钉,铆是铆...与其身心疲惫,不如在现实中用一种难得糊涂的思维方式来坦然自若。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体会其中的精妙所在:“难得糊涂”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生活的动力啊。我们不都因为糊涂而奔波吗?
人一出生,不知道自已将来会怎么样,于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奋斗目标,或近或远,大家都为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如果每一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人的归宿就是一个字“死”,那大家还有劲头为自己或远或近的目标努力吗?也就是说,活着也没什么意义可言了。所以说“糊涂”一些,反倒成了人活着的动力,生命的源泉。
生活中,有人贫而反而活得快活,无论生活怎样艰难,他们都为自己的艰难生活奔波,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努力的结果,不清楚自已是不是能够成功。如果每个人都先知先觉,将以后的生活算得一清二楚,他还会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吗?知道结果如此,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还去奋斗吗?正因为不知结果,在糊涂中生活,才使生活有了奔波的希望,有了努力的劲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