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成都当然风情万种!

写作者:爱在天上人间     日记本: 红杏枝头春意闹

日期:2006年01月2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05

  在新浪网日前举行的网络评选中,成都荣获“最有风情城市”奖项,李宇春和张靓颖也分别获奖。两人不约而同地表示,成都荣获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在宣布‘最有风情城市’获奖名单之前,我心里就一直默念‘成都、成都’,没想到真的是,当时真的很高兴。”在张靓颖心中,“成都女孩子漂亮、温柔,成都气氛悠闲、轻松,成都东西又好吃,肯定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哈哈,当然风情万种了。”李宇春则用很简短的话语表述了成都的风情:“充满活力,充满魅力。”(成都商报)
  ……
  
  另外一方面,据调查,上海市民人均月收入几乎是成都的两倍,幸福度却低于成都市民;而人均月收入名列10大城市第3名的广州市民幸福度却是倒数第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访问教授奚恺元发布的《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显示,人们主观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经济无直接关系的因素。(《中国青年报》1月17日)
  
   这是一个难度并不高的问题,要是你兜里的钱增长速度怎么都赶不上房价的涨幅,你会感觉幸福吗?要是你居住在一座经济发达、却再也找不到一条干净河流的城市,你会感觉幸福吗?要是你生活的城市豪华车遍地,却不准你想买的小排量车上路,你会感到幸福吗?要是你好不容易攒钱买了辆车,却不得不因为城市糟糕的交通设施经常像蜗牛一样爬行,你会感到幸福吗?相信一个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会回答:“不”。因为,一座城市能不能让人们感到幸福,并非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赚钱机会而已。真正的幸福感,还应该包括这座城市有没有平等的政策、令人愉快的环境、令人安心的社会保障。这些,并非是一个单调的GDP数字所能涵盖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错误地认为,经济发达与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但越来越多的事例却让我们认识到,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未必就是一个能够让你感到幸福的城市。事实上,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发展滞后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也许,一个地方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工业社会对环境造成的巨大污染,是房价、医疗费用、教育费用令人恐惧的高速增长。这样的城市,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会带来幸福感的提升。
  
   GDP只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成就的指标之一而不是全部,这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理性的共识。但遗憾的是,在现有的政绩考核体系之下,GDP依然是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硬指标”。学者们曾多次提出,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应该尽快走出“GDP崇拜”的怪圈,我们认为,一个地方能否挥别“GDP崇拜”,在于它的管理者能否认识到“GDP增长”并非幸福的全部,但在根源上,更在于政绩考核体系能否走出“唯GDP论”的误区、将地方政府解决“看病贵、上学贵、房价高”等民生问题的成就放到与发展地方经济同等重要的考核位置上来。
  
   一个城市能不能让人感到幸福,在代表经济发展的GDP之外,应该还有更多更人性化的衡量指标。
  
  
2006年01月20日09:01 九成幸福感来自金钱以外~~~? [补记]
    
  《青年参考》
  
   有一句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确这样,有钱的人未必就幸福,但没有钱的人一定不会幸福到哪儿去,幸福还是需要钱做基础的。可是如果一个人想幸福的话到底需要多少钱?也许你不必非得有上百万不可。在澳大利亚的幸福协会里,几百澳元就能让你学会幸福。
  
  
  九成的幸福感来自金钱以外
  
  
   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的幸福协会今年刚刚开张,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每小时交纳200澳元(约140美元)就能让你学会体验伟大的幸福。如果是团体消费,每人只需交纳30澳元。该协会创始人蒂莫西·夏普说:“你真的可以提高你的幸福水平,这是我们要教给你的。我们可以让一个幸福‘存款’为零的人,在其幸福银行账号里有结余。”
   据专家说,只有大约15%的幸福与收入、财产或其他财政因素有关,而近90%的幸福来自诸如生活态度、自我控制以及人际关系。夏普说:“如果你在这些方面不是太好的话,你可以学会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幸福协会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赞恩·皮尔泽所称的“幸福革命”的组成部分。在他的同名书中,皮尔泽说,在上万亿的汽车工业和信息技术工业后,将会出现一个预防性产业,帮助人们发现和平、健康和幸福。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经济方面都比我们的父辈或祖父辈好得多,可是幸福水平并没有按比例提高。有研究说,当住房和食物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额外的财富很少能增加你的幸福感。正如夏普说的:“财富的增加绝对不会保证你的幸福也会增加,一年挣3万元的人和一年有30万元收入的人相比,在幸福感上的差别非常小,不过许多人对此并不了解。”为什么财富差距不会令幸福感有太大的不同呢?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尺度发生了变化。
  
  
  性也能带来幸福感
  
  
   一些投资银行也警告说,不要把金钱等同于幸福。战略学家詹姆斯·蒙蒂尔最近在给客户的一份备忘录中谈道:“太多的人对金钱的重要性估计过高,也就是说,他们把金钱对幸福的影响估计过高。实际上,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尽管人们的收入增加了很多,但幸福水平却没变。”
   那么,到底什么才会让人感到幸福呢?在前10个因素中,除了睡眠、锻炼以及享受闲暇时间外,就是性了。蒙蒂尔的备忘录问道:“那么,你们还等什么?”言外之意是赶快享受性生活吧。
   2003年对1000名职业女性进行的一项调查证实,性能产生幸福感。夏普说:“夫妻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好的人更幸福。”
   达特茅斯大学的经济学家大卫·布兰奇弗拉沃和沃里克大学的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德对1.6万名美国人的调查显示,当把性生活从每月一次增加到每周一次时,他的幸福感相当于增加5万美元收入时的感觉。不过,布兰奇弗拉沃不能确定幸福会不会导致更多的性生活或者更多的性生活会让一个人更加幸福。
   可是,性同样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如果你是富翁,你可以买宽敞的房屋或豪华的轿车,但有一样东西是你无法用钱买来的,那就是性。美国经济研究署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家庭收入与其性生活的频率或有多少性伙伴没有任何的联系。布兰奇弗拉沃说,这项研究是首次评估收入与性是否有直接联系的研究。该项研究是基于芝加哥大学在1988年至2002年间对1.6万美国人所做的调查。
   此前,包括芝加哥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些研究发现,无论男女,他们的性功能与收入水平有关系,收入越低,性功能就差。最近的研究结果却令研究人员大为吃惊,因为,他们发现收入和性之间事实上没有任何的联系。
  
  
  攀比使人远离幸福
  
  
   几十年前,《巴尔的摩哲人》的编辑亨利·路易斯·曼肯就曾说过,财富就是你比你妻子的妹夫多挣100美元。行为经济学家说,我们越来越富,但并不更幸福的部分原因是,我们老是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比。
   夏普说:“如果你想幸福,有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你能做:那就是与那些不如你的人、比你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你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可问题是,许多人总是做相反的事,他们老在与比他们强的比,这会生出很大的挫折感,会出现焦虑,觉得自己不幸福。”
   科内尔大学的教授罗伯特·弗兰克说,当被问到你是愿意自己挣11万美元,其他人挣20万,还是愿意你自己挣10万美元而别人只挣8.5万美元呢?大部分的美国人选择后者,他们宁愿自己少挣,别人不要超过他,也不愿意自己多挣别人也多挣。弗兰克曾写过一篇论文《多花少存:为什么生活在富裕的社会里却让我们感到更贫穷》,他在这篇论文里写道,就说住房吧,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住房?那要取决于他周围的人拥有多大的住房,如果邻居的住房小,他也不需要太多的住房,如果人家有一所大住房,那么他就需要一个更大的住房,无论他是否真的需要。
   幸福协会的目标就是要让你学会克服这些你让感觉不幸福的因素。夏普说最好的基准应该是凯利·帕克,他是澳大利亚最富的人,但最近几年,他的一个肾进行了移植,而且心脏也做过手术。夏普说:“在财富上,我倒愿意认为我比他强,你难道希望自己拥有40亿美元而一个肾被切除吗?”
  
  
  
2006年01月20日14:01 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人情幸福度最低~ [补记]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访问教授、芝加哥商学院教授奚恺元发布的《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
  
  
  在10大城市人情幸福度的排名中,人情味最浓的城市是成都、重庆和杭州,而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北京和广州却正好名列人情幸福度排行榜的倒数第二、第三和第一名。
  
  
  
  
  
2006年01月20日14:01 ~~备查 [补记]
     在娱乐方面,赚钱机会多的城市娱乐生活丰富,赚钱机会最多的上海、成都、杭州、广州、北京5个城市恰好是娱乐生活最为丰富的5个城市。
  
  
2006年01月20日14:01 房产和固定工作与幸福度最相关~~ [补记]
    报告还总结了城市具体幸福度和总幸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一个城市赚钱机会与市民对其城市的总幸福度没有太大关系。相反,生活节奏、生活便利程度、人情关系这些不直接被诸如GDP等经济指标所囊括的“软性”因素与市民对城市的幸福度却有重要的关系。
  
  
   报告还收集了一系列可能与生活幸福度有关的变量,包括被访者的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是否有固定工作、是否有房产、住房面积、周围人的收入、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否注重面子等诸多因素。
  
   奚恺元在报告中指出,与人们对生活的幸福度最为相关的因素是是否拥有自己的房产,其次是是否有固定的工作。
  
   奚恺元表示,住房面积大的人的确比住房面积小的人要幸福,但是随着住房面积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渐渐减弱。
  
   调查发现,在收入方面,相对收入比绝对收入更为重要。高收入的人的确比低收入的人要幸福,但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渐渐减弱。而相对收入(个人与同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生活幸福度之间仍存在着显著的关系,比绝对收入更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调查还发现越是注重物质的人越是不幸福,越是注重面子的人越是不幸福。“尽管我们无法完全决定物质与幸福两者的因果关系,但很可能当今社会对物质重要性的鼓吹是在降低国民的幸福程度。”奚恺元说。
  
  

完成时间:2006.01.20 09:23:1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