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被评为幸福城市,因而成都又有了一张新名片--成都、幸福之都。这既是成都人民长期以来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也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人居环境最佳城市的具体体现。
成都市房产管理局局长
周鸿德
说到人居环境,就一座城市这样一个宏观层面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环境,二是自然环境,三是人文环境。
成都,气候温和,山川秀美,物产富饶,有着深厚的不可比拟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长江文明的发源地,人类文明的摇篮。环视世界,有哪一座城市如成都做到了二千五百多年城址不移,城名不改?三星堆、金沙遗址的神秘,大熊猫代表的自然景观的神奇,都江堰、青城道教的神异,有多少我们能参明悟透?如同为了实现上帝的精妙构思,这些神秘、神奇、神异的自然、人文景观,共同勾勒出了一幅人类文明史上最有韵致最耐人寻味的优美画卷。
在这样深厚历史文化浸润下的成都,不仅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雄才俊杰,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形态。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休闲。有人将这种休闲说成懒散,我以为这是对休闲文化的一种误读。
在马克思看来,休闲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人类要想获得自由,首先必须获得休闲时间,休闲是生命物质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形态,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追求目标。没有休闲,就没有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文学家,可以说,休闲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存在方式,是人的价值存在的一种高阶段表现形式。
谁说成都人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汉代的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杨雄、王褒,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父子,当代文学巨匠巴金,一代文豪郭沫若,难道他们不正是成都人以勤成功的杰出代表?辛亥革命的保路运动、为推翻帝制而"收弹丸之功"不正是成都人干的么?就连看似闲散的农民,在每年的农忙季节,不少人都是通宵达旦地干活,抢收抢种。当把小麦收完,秧子栽下去之后,他们才会美美地睡上两觉,然后呼朋唤友开始他们的休闲生活。
成都人是该勤奋的时候勤奋,该享受的时候享受。有钱赚的时候拼命赚钱,没钱赚的时候放松休闲。城市文化决定城市性格,成都人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熏陶下,早就悟透了人生的真谛。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我们今天奋斗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将来生活得更好?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是反证了今天努力的目的,正是为了将来的安乐吗?我们革命者不是苦行僧,革命的最终目的,也正是为了自己和后代生活得更好。
成都的休闲已从少数人的消磨时光转变到多数人自觉的生活方式,进而衍生为一种经济形态,一种经济产业。这就是和谐、秀美、富足、神秘、休闲的成都。这就是能把创业和享受,紧张的学习工作和必要的休闲很好结合起来的成都!在这样一座浸润着深厚历史文化和深谙人生真谛的城市里生活,难道不幸福?!
(此文为周鸿德在“2006中国(成都)幸福双城记高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来自:成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