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06年汉院应用语言学参考书目有变动

写作者:莫蓝烟侠     日记本: 如果 幸福

日期:2006年03月2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95

  06年汉院应用语言06年汉院应用语言学参考书目有变动
  
  
  http://shop.iky.cn/search.asp?ClassID=0&key=%B6%D4%CD%E2%BA%BA%D3%EF
  第三部分:对外汉语和历年题目录 (130页)
  北语、北师、北大等近四年真题
  *样稿*《语言学纲要》复习问答
  第一章 导言
  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现代汉语》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理解-重点)
  1.汉字性质:记录语言的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是语素文字,因此是表意性质的;但现行汉字是意符和音符同时记录的文字,而且形声字占绝大多数,所以汉字称为意音文字也是恰当的。
  2.汉字特点
  汉字符号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离性强。
  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与语音的联系不具有特定性。
  汉字构形具有理性,可以进行结构分析。
  四.汉字四定(★:了解)
  定量(规定汉字字量)、定音(规定标准读音)、定形(规定字体结构和写法)、定序(规定字典中的排序)
  其它考的很少,略,教科书有时间看一眼就行。
  练习题
  1.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哪几种主要形体?
  八种: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2.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
  从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来看,总趋势是简化,简化是主流。
  3.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隶书打破了古汉字象形的传统,奠定了现行汉字的基础,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形声造字法为什么能成为占优势的一种造字方法?它有什么缺点?
  5.当前整理和研究汉字工作的三大具体内容是什么?
  1)继续研究简化汉字和整理异体字。
  2)逐步建立汉字使用上的各种规范。
  3)为信息处理制定有关标准。
  错一要点扣一分,错两要点扣三分,错三要点不得分。
  6.为什么说简化汉字是符合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的?
  文字作为交际工具,必然要求它简单易写,便于使用,因而简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2分)从古文字到楷书,象形性减弱,笔画数减少,偏旁减省,异体删除,这都是简化趋势的表现。(2分)
  7.《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bì”音节的字有:币必毕闭毙秘辟碧蔽弊壁避臂等字,排序如上,请你就此谈谈《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同音节众多汉字以什么规律排列的?
  同音节的字按笔画多少排列,同笔画数的按起笔的横、竖、撇、点、折的顺序排列,(2分)同笔画数,起笔又相同的,按第二笔的顺序排列。(2分)
  ***古代汉语***
  想学古代汉语下面这些理论必须掌握,这是基础;而关键是在阅读上(文选),即用这些知识解决阅读障碍,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可以说,这些知识占考试40%,用这些知识运用到文选占60%,不光是单纯的文选。
  第二章 词 汇
  一、文言中的字与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到现代汉语成了双音词的一个词素),字形所反映的本义往往与词义有关系,所以,古人一般把一个字当成一个词,用“字”称呼词,用“字义”指词义(不过,古人认为实词才有意义,虚词没有意义,所以,“字义”表示的是实词的意义;没有字面意义的虚词叫作“词”)。字和词成为同一概念。
  因为这符合最通常的一般情况,所以这样认识和指称,一般情况下不会错。
  但是,字和词是有区别的,无论在造字上,还是在用字上,字和词都不是一对一地对应;加上词义引申变化,但记录它的字还是那一个,这些原因构成字与词的差别。在不少情况下,古代汉语的字,不等同于词。表现为:一、同一个字符记录不同的词(“异词同字”);二、同一个词用不同字符记录(“异字同词”)。因为一般地容易把古汉语的字当作一个词,所以,对“异词同字”、“异字同词”的特殊性要特别强调。
  如果没有从认识上高度重视字和词的的差别,就会异致不是“望文生义”(把假借义当本义,根据字形解说连绵词),就是没能深入辨别词的不同义项(词在具体语境中用的是其中的一个义项;古人注释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也是义项的对应)。如,百夫之特,“特”有“公牛”、“特殊、特异”、“匹对”不同义项,如果不辨别,简单地以“特殊、特异”解释,就会发生错误。
  同一个字表示不同的词(异词同字),有不同的原因:一是同形字。造字时不约而同地取同一形体表示不同的词。如,“隻”,上面是一只鸟,底下是“又”即手。它可表示擒获,后来分别文作“獲”;也可表示鸟类单位,后来简化作“只”。又如“姥”,一是表示老妇,音“母”(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山”);一是表示外祖母,音“老”。二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女”表示女子;也借作第二人称“汝”(当然这个“汝”本身也是假借字)。又如“我”,甲骨文字形象戈,是武器形,假借为第一人称。三是词义引申后派生出新词而未造新字。如“字”,字形从宀(跟房屋建筑有关),从子,子亦声。字本义是在室内生子、抚育孩子之义。引申为滋多、繁育义;文字的“字”的命名就是取孳乳滋多,所以用“字”字表示。即,“字”字由生育孩子而引申出文字滋生之义,但文字的“字”独立为一个词之后,却没有新造自己的字形。许慎给“假借”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造字的假借;而举的例子“令”和“长”,是引伸而未造新字。
  同一个词用不同的字符(异字同词)。其原因有三:一是重文(《说文》异体字),包括不同造字方法造的字(及不同方音造的字)和累增形符造的字(“累增字”)。如,(木献):枿:蘖,三个形体在《说文》是一个字。褎:袖一个字。桴:枹一字。复:復一字。网:罔(从网,亡声)一字。二是通假。如,“罹”这个词写作“罹”,又可借“離”这个形体。“彫”(画、刻)又可写作“雕”。三是累增形符,如,丘:邱;豆:梪。(累增形符的字,后来有了分工的,叫分别文,如莫:暮;复:復。在没有分工之前,造成一词异形。)连绵词的不同书写形式,也可以归入异体字。如猶豫、踌躇、踟蹰。
  
  

完成时间:2006.03.22 11:18:0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