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我走下楼到外面转一转,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活动一下筋骨,也为了方便自己的胃口。
太阳正在落山,桔红色的晚霞抹了半边天。在这个背景下,黝黑的远山,越过房顶,可以看见它清晰的轮廓。
西行不远,是一个小公园。
这是一个石刻园,面积不大。据我不精确的估计,不超过十亩地。虽然不大,但还是费了一定的心思,摆弄的玲珑剔透,还算可爱。中间是一池塘,周围是石刻,园里点缀着花草树木。春天到了,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柳树已经压抑不住自然的冲动,枝条通体绿油油的,叶芽也在萌生。从井里抽取的水源源不断的注入池塘,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通红的金鱼又会自由的游弋在这透亮的水里。
今天的公园里,人不多。我信步转上一圈。
周围全是高校,学生成了公园的主角。也有一些附近的居民带着孩子来这里休闲。
那些谈恋爱的学生特别抢眼。公园的每一张座椅上都均匀的分布着一男一女恋爱模样的学生。有的找不着座,就在公园的小径上开展工作。这些忘情的人儿有的坐着,但上身紧紧纠缠在一起,耳鬓厮磨这个词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有的则是一个蜷曲在椅子上,情爱的冲动已使得人们忘记了因为条件简陋带来的不适,另一个坐在旁边,用了含情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人的脸,嘴唇轻启,不知道在呢喃的诉说着什么。我尽量离人家远一些,好让人家不会感到不自在。不久,我就发现,其实自己太过于高看自己了。除了自己觉得不舒服,我在他们眼里是不存在的。“有之非有,便是存在着的无”。恋爱中的人们,都是“我的眼里只有你”,哪里还有别人?
想起少年时,那时候,谈恋爱好像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白天在人前走路,总是要距离一尺左右。在校园里,即使在公园里,也很少见到搂搂抱抱,更别说大胆的把两个人的嘴儿紧紧连在一起了。也会有一些亲昵的举动,但那往往是在没有灯光的僻静处悄悄完成的。
也许这是一种时代进步的体现,个体的自由在扩充。中国的年轻人不再掩饰自己的感情,敢于大胆的在众目睽睽里忘我的表达对对方的倾慕,激情转变成了热量,源源不断地向对方传递着无言的心愿。
自己为自己看着这些现象心里有些不舒服而感到有些惭愧。心头蓦然闪过一丝悲哀:难道我的心态已经变老了。
不管怎样,别人永远是别人,自己永远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