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走不出的“心狱”

写作者:cj程建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6年04月1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68

  走不出的“心狱”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多为“外儒”、“内道”、“进儒”、“退道”,这就是所谓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经历了一番“达”与“穷”的反复无常之后,他们就生出了一种普遍而孤独的情感体验——人生如寄。
   “辛苦遭逢起一经”,这是古代知识分子“闻达”经历的写照,同时也凸现科举之路充满着艰辛。一举成名,当然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满腹的经伦“货与帝王家”,而读书人清高孤傲的性格与黑暗的现实总是格格不入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决定了他们“命途多舛”,“兼济天下”的希望一旦成为泡影,一条适合于这群孤标傲世的读书人的“独善其身”之路便在脚下延伸……于是,他们纷纷离开喧嚣的闹市,或隐居山林,或负笈远游,去寻找一方山水,安顿自己飘泊无依的灵魂……
   无论是隐居者,还是飘泊者,他们的灵魂是得不到真正的安宁的。
   我想,陶渊明在“悠然见南山”之时,一定会时常忆起居官时的“崩浪聒天响”;王维在欣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时,还会对进取时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景念念不忘。“蝉噪林愈静,鸟鸣山幽”,在这静得使人发慌的环境中,最易使人的潜意识中复现昔日那番热闹的场面,驿动的心常常神游“魏阙”,而这一切又常常使他们倍感亲切。于是,山林生活变得落落寡欢,索然无味,眼前的山山水水成了他们笔下渲泄忧愤的意象,他们看水水寂,看山山幽,而一条模糊而又清晰的“终南捷径”就在这幽山寂水中默默地展开……因为山林,终究只是一方寓所。
   在飘泊者的眼中,家,应当是一个温馨的字眼,而流浪的心无法不去飘泊,家中脉脉的温情,湮没于远方的诱惑。“客舍似家家似寄”,他们觉得旅途中的驿站倍感亲切,他们觉得远方有一位贤明的君主在向他们招手,而事实上,这位明君只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之中。可是,流浪可以使人深刻,因为岁月从不欺骗执着的旅人,它留给飘泊者也不尽是灵魂的孤苦无依,有时也是一种慰藉。孔子周游列国 “知其不可而为之”,给人们留下一种不老的精神,屈原的流浪(放逐),给人们留下一部伟大骚体赋,司马迁的飘泊,给人们留下一部史家之绝唱,徐霞客的旅行,给人们留下一部生动的游记……然而,飘泊者的路没有尽头……只有当他们重新回到了宫廷穿上了熟稔的朝服,流浪的生活才会划上句号。
   古代知识分子就是这样在“兼济”与“独善”,“穷”与“达”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未识仕途的神密便发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喟叹,深谙了官场的黑暗,又要“长揖谢公卿”,高唱“归去来分”,归卧南山。他们志得意满时,高歌“欲破巨浪乘长风”,“不戚戚于贫穷,不汲汲于富贵”把美好的理想与抱负尽情地抒发;他们一旦遭受挫折,又变得心灰意冷,低声悲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永忆江湖归白发,一叶轻舟寄渺茫”,“白浪如山哪可做,少风独处便为家”,封建文人的这种全身远祸的自我保护心态,又极尽妙态。古代的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生活在自己手制的“心狱”中,演绎着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

完成时间:2006.04.12 08:29:3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