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读《兄弟》(上)

写作者:受伤的芦苇     日记本: 半窗日记

日期:2006年05月1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64

  
   余华怎么成了畅销书作家?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插一句:当许巍成了乐坛宠儿的时候,他的歌明显开始走下坡路了。)
   (又补充一句,但是还是愿意听他。 )
   在学校宿舍窝着看《活着》、《许三观买血记》的时候,心里堵了好久,外面阳光明媚,可是觉得太不真实。仿佛书里的灰色才是生活的原色。究竟哪个是真的?想到脑袋疼。等到生活真的开始它的不明媚,我却没空追究发生的一切是不是真的,活着要紧。
   《兄弟》(下)还没有看,上部看来仿佛延续《活》《许》的讲述习惯,呈现蝼蚁一般卑贱小民无望却坚韧的生活。之所以被推到评论的风头浪尖,大约是过于密集的“形而下”的描写,但实际上却是几乎完全缺席的——一如书中童年李光头用来换阳春面吃的“讲述”——不知道余华是不是用这样的方式反讽那些带“滤镜”的评人。然而抛却这些沉下心读小说时还是产生与窗外时空错位的疑问。当然,这不是置疑余的书写有什么偏差,我相信那的确是真实的。又或者也是因为有窗外的明媚偶尔骗骗我们,才给我们继续活着的勇气和指望,让我们可以吃不到“大白兔奶糖”的时候闻到奶糖的气息,真的吃到了,就觉到忘却一切烦恼的短暂的幸福。
   生未必和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许三观会在心里嘀咕,宋凡平骄傲的跟人介绍“这是我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完成人夫人父的任务,这是虽然是众人茶饭后的消遣话题,置身其中的人却无暇思量,他(他们)的任务是活下去。
   活着,没什么好商量的——“一天不死就得活着”
  

完成时间:2006.05.13 01:35:4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