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一苇一篇文章在报纸发表后,很高兴,但晨馨表现了不以为然,问:“如梦初醒,求索有去处,弄笔有新台。澹台先生是否很在乎‘铅色成就’?”引起了澹台的不悦。
报刊杂志、书籍在传播媒体中历史悠久,是其他媒体不能企及的,后来影视问世,尤其是电视,使电影、报纸受到质疑,究竟能走多远。可是,电影越拍越多,报纸越印越后,看电视的人继续看报纸,并没有大矛盾。近来,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又对电视表示担忧,电脑会不会取代电视?到了论坛、博客时代,人们可以自由地、毫无拘束的在网络传播新闻、发表文章,报纸的不少功能和功效已经在网络体现,人们不用看报纸也可以阅读到报纸中的内容,报纸、杂志被称为纸刊,专业一点的叫平面媒体。但是,互联网毕竟取代不了报刊。要取代报刊,除非世界上再也不生产纸张了。就是没纸张,人们还可以把新闻、广告印在衣服、包装袋等传播,照样是不同于视频媒体。
因而,网络文章走进平面媒体是一种必然,至少在现阶段。最起码一条是人的虚荣心决定。你在网络发表一篇文章,点击达100你就很高兴,如果有1000你就更高兴,而一般媒体的发行量数以万计,就是民刊,也有1000份左右,阅读人数在数千人,还可以保留,读者一般上比网络多。当然,也有某些网络信息阅读量远远大于平面媒体,但毕竟是极少数。另外一个原因是,网络是平等、开放、自由的场所,谁都可以发表文章,不受任何限制,而平面媒体就不同,是因经费、人员的限制而采用有限的文章,能在平面媒体发表文章比较困难,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则,相对价值要高。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不少网络小说、诗歌最后要印成数发行,这还不是平面具有其自身的魅力。为了显示报刊的观点和水平,报刊的编辑除了挑选适合本身的条件的文章外,还得对文章修改,这无疑也使作者受到启发,为什么编辑要改,这就证明了原作存在的问题。
我还认为,网络是平面媒体文章的基础。平面媒体的文章已经基本上可以看到,这就不论他,就论作家和作者吧,不少人是经过网络提高了写作数量,电脑也造就了不少作家。有些人本来是懒着写文章的,但上网后,通过聊天、日记、应酬、搞笑、辩论、骂人,居然就有了写作的冲动,因而不管水平怎么样,但一行行的文字跳出来了,就逐步形成一篇篇文章。我也是把草稿、初稿发在网络,接受读者的赞美、批评、辱骂、讨论,然后修改,最后拿到报刊发表。如果没有网络,我就不可能创作那么多的作品,也不可能在定稿之前倾听了不少有益的意见。
我认为,在现阶段,网络和平面媒体是不能切割的,两者是矛盾统一的。各有各的优点、缺点,不能厚此薄彼。要进行有机地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