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 > 散文 > 心路心语 收藏:1 回复:3 点击:824 | 本文来自:特区且听风吟
 
魂飞西去     文 / ice.yuan
发表时间:2005.04.13 21:15:56  
 
 



  艺术家的心灵是一直往前的。逸飞的可贵,在于他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在努力地追索新的。他去了,就让我们祈愿:他可以在安宁中追索了!


-- wxj伍静

-- 竹辉   
2005.04.16  

   4月10日,陈逸飞走了,上海的文艺圈又陷了一块。那令人眼花缭乱,纸醉金迷,华光溢彩的上海似乎也暗淡了不少。2003 年施蜇存走了,仅剩下余秋雨和还在病床上苦苦熬着的巴金。
   昨天查了下才得知陈逸飞是浙江人,施蜇存、余秋雨也是浙江人。我一直把陈逸飞当上海人看,一是因为只有上海人才能引起世人的瞩目,二是早些时候看了他的一幅油画,给了我那份感觉。那幅油画的女人身着雍容华贵,画面弥漫着一片平和宁静之气息,东方女性的端庄典雅有一股难以抗拒摄人心魄的力量。暗红的色彩,昏暗灯光,却遮掩不了那份泥淖之气,在走向没落状况下,仍放不下那份贵族血统。这是上海三十四年代的特色,在张爱玲小说中寻着这种气息,零零碎碎的,难以割舍的,梦回牵绕的,是白流苏走过的那条小巷,空气漫延着老男人的脚臭味,老女人香脂味。去年冬天看了一个中篇小说《闰中》,王安忆写是,也是上海的一个女人。小说讲述着两个遗世孑立没有爱情的女人,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女人及她母亲,躲在小阁楼里,用绣花针线来编织洗尽铅华的岁月。旧上海的空气总是令压抑,却无可抗拒地卷入其中,正如陈逸飞的油画一样,陈旧而唯美。
   陈逸飞的油画《周庄》系列——《晨》、《小桥流水》、《金桥》、《绿枝》、《秋日》、《余辉》。小桥、流水、蓬舟、屋檐,江南水乡无不透着一股灵韵,因水而生动,清新自然,高超的写实手法高超的融入中国山水精神里,具有了写意的情趣,也正如陈自己所宣称的:“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
  我不太喜欢西方的油画,更是我欣赏不了,什么现代主义流派,后现代主义流派,更早的朦胧主义。我更喜欢中国的山水画,陈逸飞的《周庄》系列中具有了中国山水的神韵。西方油画更多的是写实,比列、光透等等,一个小背景:一个女人的坐姿,浴缸里的女人。而中国画更深入山川宇宙中,把画家的主体精神融入其中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更多是画家有主观审美的体现,也是写意的需要。中国画注重的笔墨精神而不是形,“随类赋形”,气韵所至形便所现,在陈逸飞这个系列中让人有“气韵生动”的体验,在西方的写实中更多是中国式的写意。
   艺术家的雄心总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他带着他的视觉新理念,为中国带来了新风。陈逸飞的视觉有着非同一般灵异,他的服装、电影、艺术杂志给中国传统带来的是新视野,新境界,而没有去颠覆。虽然说西方强烈的视觉感官,难免不会冲充中国传统柔性的视察艺术,在陈的作品中,如同两条相隔的平行线,相互在看着对方。这是只是美的发现,让人从旧的模式中走出来,陈逸飞曾经说过:“画家并不是在创造美,而是发现美,是把美的东西传达给观众,好的画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他的眼睛不能只局限于一块小小的画布,这也就是我在绘画之外,还要去拍电影、设计服装的缘故。选择什么样的形式表达美,在我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告诉人们什么。”
   经典大师走了,留给我们是什么,是一幅幅画,还是一个画坛时代的顿号。开创的新领域后人是否能传承,这只能靠我们的领悟了。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boy3210 Re:魂飞西去 回复时间: 2005.04.17 01:53

    缅怀。。。。。。。。。

------------------------
你说下辈子在尘世的榕树下等我,我来了,无人;我守侯;可能是你记错了时间,再一次的轮回里我又来到这儿,无人;叶子飘了下来,像泪,这已是第三世了,我用完了转世的机会,将永远回不来;闭上双眼,原来你就是这棵榕树.

回    复    
回复人: 雪克 Re:魂飞西去 回复时间: 2005.04.16 13:04

    同悼陈逸飞!

回    复    
回复人: 蓝静 Re:魂飞西去 回复时间: 2005.04.13 23:36

    文字很墒情离怀,感谢你说了那么多,真的,一个人的离去并不是坏事,或许,对他,对我们,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溯,力量的源点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胡杨林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