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羹
——童年记忆
回家乡扫墓并顺道走亲访友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江南之旅系列散文却还未写完,我的写作速度实在太慢,差不多每一篇都要花三四天时间。原因之一就是我总要沉浸在回忆中,像过电影似的回想当时情景。有时候,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竟把我的回忆引向遥远的童年时代。
那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我八九岁,小妹还没有来到人世,我家兄弟姊妹六个,虽然生活拮据,家境清贫,一家人却也过得和睦快乐。父亲常年在外,只有休假时才回家住一段时间。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母亲操持。所以,我们六兄妹小小年纪就懂得了心疼母亲,谁也不愿意惹母亲生气。同院的邻居叔叔阿姨们无不交口称赞,羡慕母亲教子有方。其实母亲好像并没有什么妙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常常给我们讲故事。一段一段的都很短,既没有离奇古怪,也没有什么悬念。但是每一段故事都会自然而然地引导我们深思,然后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一天夜晚,母亲给我们讲了一段豆腐羹的故事。
故事好像发生在我们家乡,那时候家家都很穷。有这样一户人家,父亲出外谋生,母亲拉扯着四个儿子,还要伺候公婆。他们的日子虽然很清苦,可是由于母亲善于操持,也还勉强过得去。
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户人家已经没有了存粮。好在母亲手巧,无论什么只要能吃,都被她做得好香好香。她最拿手的是豆腐羹。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她做的豆腐羹最好吃。但是他们不可能天天都吃豆腐羹,只有到了星期天孩子们不上学要在家里帮忙干点活儿,母亲才给全家做一顿豆腐羹算是改善生活。
这是一个星期天,全家人正说说笑笑地吃着豆腐羹,孩子们的老师来了。母亲连忙把孩子们赶到厨房去,请老师坐下后,母亲客气地问道:
“家里没啥好吃的,只有豆腐羹,老师要不要尝尝?”
“好啊好啊!”老师久闻这位母亲豆腐羹做得好,还没有尝过,此时正好赶上,当然不客气了。
母亲到厨房,刮干锅底只剩下半碗多点儿,恭敬地端给老师。这位老师津津有味地吃完之后,母亲又客气地问道:
“好吃吗?”
“嗯,好吃好吃!真太好吃了!”
“要不要再盛点儿?”母亲心里想的是,老师一定不会再要,所以客气一下,万没想到老师竟然高兴地说:
“好啊好啊!再盛点儿吧,真太好吃了。”
母亲一听,尴尬地笑笑,连忙拿着老师的碗走到厨房。锅里当然一丁点儿都没了,母亲看看四个儿子碗里都还剩下一点儿没有吃完,急忙把孩子们的碗一个个夺过来,全都刮到老师碗里,总算又凑了小半碗。
……
我怎么会突然想起五十多年前母亲讲过的这段小故事呢?人老了,思绪凌乱,常常都是没来由地想到这个那个。
但是,与母亲给我们讲过的其他故事一样,当时都深深印在我幼小的脑海里,并且影响着我的一生。现在想来,我这辈子之所以始终不懂得圆滑世故,不懂得虚礼客套,恐怕都与母亲所讲的豆腐羹这段故事有关吧。
此时,记录下这段小故事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哦,至少,表达我对母亲的怀念吧。
(2007年4月25日1:01:49)
作者签名: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