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天津天籁解压缩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xin_yue 收藏:1 回复:9 点击:2516 发表时间: 2006.03.17 06:59:48

拍案而起---评电视剧《京华烟云》


  偶尔听人谈起新版的电视剧《京华烟云》,断断续续看上几集,免不得为已仙逝三十年的林语堂老先生长叹一声。倘或老先生看到这个与原著谬之千里的电视剧,恐怕也会拍案怒起吧。
  
  林老先生的原著字字珠玑,让许多个才华横溢的奇女子跃然纸上,木兰、莫愁、红玉、曼娘……这些情商、姿容、品性都独树一帜的女子,每一个都让人称奇,让人倾慕,让人从心底赞叹。老先生写这些女子时,就如同曹雪芹写《红楼梦》里的女子一样,是怀着近乎膜拜的心情来描绘的,这些水一般的女子,有的澎湃如海,有的温婉如河,有的清澈如溪,有的明净如湖,但无一不美,无一不闪耀独特的灵气。
  
  新版的电视剧不但把原著的情节张冠李戴,把体仁和银屏的故事塞给荪亚和曹丽华;把红玉和阿非之间两小无猜的醇厚感情写成红玉的单相思。更莫名其妙地制造出莫愁和荪亚、和牛怀玉之间的纠葛;曼娘和陈原之间的情愫……把这四个奇女子变成四个琐碎的、乃至令人厌恶的封建社会的“标准”女性。
  
  原著中荪亚对木兰的爱是坚定不移的,尽管他也曾经因为杭州的寂寞生活有些烦闷,有过“拈花惹草”的小动作,却只是个小插曲,被木兰父女二人“釜底抽薪”露了怯的荪亚,通过这个插曲更加欣赏自己妻子的胸襟风度。曹丽华也自惭形秽,对木兰深为佩服,后来在荪亚的帮助下嫁给了艺专的教授。而木兰和立夫的感情始终是发乎情止乎礼,虽心底都有遗憾,但一路下来坦坦荡荡风清月白,早已超越了俗世的爱情,走到更高的境界中去了。原著的木兰,虽然生于封建社会,却并未被封建思想束缚,开明的家庭、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见识,这些条件使她的思想早已超越了那个时代,进入了更理想化、更超脱的氛围。
  
  在电视剧中则是完全相佐的情节:荪亚对木兰本无爱意,娶她只是个意外,更在婚后与曹丽华情深意重难分难舍,而木兰在剧中则扮演了十足的小人角色,先是冒名嫁入曾家,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样的姐妹易嫁,对毫不知情的荪亚不公平;后是鸠占鹊巢,人家荪亚和曹丽华既然两情相悦,你自然应当成全人家,硬赖在三少奶奶的位置上不动,还显得特无辜,啊呸!真正无辜的是人家荪亚和曹丽华,你也就充其量是一封建大家族争宠的少奶奶----一个比较阴险的少奶奶,封建礼教的标准卫士。既然做定了人家的少奶奶,还跟孔立夫剪不断理还乱地勾着,也不符合封建社会三贞九烈的淑女标准啊。
  
  最可怜的是曹丽华,孩子被夺走了,自己死于非命了,那个口口声声爱的死去活来的恋人没多久就成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范,人家高高兴兴过日子去了,你算哪根葱?
  
  原著中见识卓越、胸襟气度都很超脱的有着理想主义思想的木兰,聪慧灵透坚强勇敢重情重义近乎完美的木兰,在电视剧中一路担任受气包兼阴谋家的重任,让人觉得面目可憎。我为那些只看了电视剧,而没有看原著的人们叹息,他们永远无法知道,林老先生笔下的木兰是怎样的光彩夺目。
  
  说起莫愁,就更要叹息了。原著中的莫愁是个沉稳安静、心思缜密、处事周全、韬光养晦的女子,大有些薛宝钗的意味,你只看她劝慰红玉的那段话:“把一切事情看得开,比什么药都好……古人说‘红颜薄命’,不过我却说红颜不见得薄命,而是聪明多才才薄命。后人看起来,很难说谁聪明,谁愚蠢。在人这一辈子,要一切事情任其自然,把一切看淡,不必多费心机。你若能学着对人生持这种看法,我担保你的病自然会消失于无形。”莫愁与立夫之间的感情是互补的,立夫是个视一切传统规矩为无物的人,蔑视礼法,思想偏激冒进,莫愁则象水母一样包绕着他富有弹性,随时改变形状来适应他并且保护他不受外界侵害。莫愁以自己的耐性和韧性逐步改变着立夫,使立夫越来越接受她对事对人的看法,接受她的忠告,佩服她通晓人情世故,佩服她大地般的胸襟和坚强。原著中莫愁和立夫这一对儿是美满的,羡煞旁人的。莫愁是那种把“难得糊涂”运用的游刃有余不露声色的女子,纵然心中明了立夫和木兰的情感,也绝口不提,莫愁是成熟的、温和的、聪颖沉稳的,懂得“藏拙”,有种大智若愚的厚重之美,让人不得不高看一眼,倾慕几分。
  
  电视剧中的莫愁就简单多了,简单到随便哪个言情剧、随便哪个故事中都能抓出一大把的人物,刁蛮、任性、自命不凡……这样的女子古往今来比比皆是,在各式各样的剧本中写滥了的角色,说这样一个女子是林老先生笔下的姚莫愁,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原著中的立夫虽然对木兰有倾慕之情,但结婚之后逐渐被莫愁的气度性情折服,他对莫愁的感情不是电视剧中的怜悯而是深重的敬慕、珍爱。电视剧中的立夫基本是个慈善家的眉眼,一脸悲壮地挺身而出娶了有一个有“瑕疵”的、可怜兮兮的茕茕弱女。英雄救美?这么滥的情节就别跟《京华烟云》这样的巨著硬搭关系了吧。
  
  看的最堵心的莫过于红玉那段,红玉在原著中是最令人叹息的一个,这个女子的才情远在木兰莫愁之上,只看迁新邸姚家开宴试对联那一节,红玉那一联“闲人观伶伶观人”不但自然应景,而且寓意深刻,一举夺魁。用立夫的话说:“宇宙之中,应当有六行,不只是五行。红玉应属于玉。她从皮到骨都是玉的,纯洁、高傲、坚硬、脆弱易碎”。红玉的才貌性情都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相仿,这样一个才貌双全、性情高洁的女子,自然被青梅竹马的阿非深深眷恋着,阿非是个英俊挺拔的青年,家虽富有但无娇纵恶习,对红玉用情至专至真。只因为红玉心思太细,一连串的误会之后,红玉选择了自尽,让读者扼腕叹息。黛玉、红玉虽然都是带着误会夭亡的,她们却也是幸福的,宝玉和阿非虽然后来娶了别的女子,却都曾把最至诚、最深厚的爱给予过她们。让爱情在绚烂时湮灭,虽遗憾,却也保持了最馥郁浓烈的美。这是原著中让人掩卷迂回的、残缺的美。
  
  电视剧中的红玉是个单相思的可怜虫,被阿非厌倦着、逃避着,视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如果《京华烟云》中都是这样一些琐碎的、可悲的、刁蛮任性乃至助纣为虐给封建礼教做卫士的女子们,书中的情节都是这样一些陈词滥调,这本巨著何以被称为“一部近代中国的史诗”?
  
  不消再继续列举了,好好的一本书被演绎的如此面目全非、莫名其妙,木兰何罪?莫愁何罪?红玉何罪?《京华烟云》何罪?如果电视剧不能领会原著的意境,就请自便,不要再打着林老先生的旗号出来招摇,则众生幸甚。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Re:拍案而起---评电视剧《京华烟云》 回复时间: 2006.03.17 15:46

    看了新拍的《京华烟云》,每次那曹丽华出来我都恨不得把她掐死.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海蓝宝石 Re:拍案而起---评电视剧《京华烟云》 回复时间: 2006.03.17 22:07

    。。。看了是赵薇演的~~俺就没看~~幸好~~少受了回刺激……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佩玉鸣暖 Re:拍案而起---评电视剧《京华烟云》 回复时间: 2006.03.19 09:43

    我没看这部电视剧,不过歌还可以

回    复    

回复人: candy Re:拍案而起---评电视剧《京华烟云》 回复时间: 2006.03.24 13:13

    我觉得这次赵薇演的很很啊~
  比以前好多了。。可以看一看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凌晨三点 Re:拍案而起---评电视剧《京华烟云》 回复时间: 2006.03.25 00:50

    在一切向钱看的时代里,任何一个有文学价值的作品都有可能受金钱的驱使而搬上银幕,而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导演和编剧们身负“狼狈为奸”的骂名,而肆意篡改原著,从而创造更高的票房或是收视率。
  
  这是一
  
  一些导演和编剧,属于一种伪文人,他们并不了解原著的精华所在,但却自以为是,以自己的理解去试着把名著搬上银幕,出发点是好的,但观众们确不买帐。
  
  这是二
  
  有些文学作品,只适合用文来表现,如果用影像来表现将会破坏原作中的意境,反之也是如此,艺术的表现形式分很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出来,有些导演不知其中的道理,所以,就算他再努力,拍出来的作品也只会被人骂。比方说《射雕》,《西游记》等。
  
  这是三
  
  京华烟云属于一吧。

回    复    

回复人: 黑雪公主 Re:拍案而起---评电视剧《京华烟云》 回复时间: 2006.03.25 09:05

    我还真想看看那些女神是怎么做人的,也学学。

------------------------
www.kisssnow.com/corpus/u.asp?userid=18510
www.kisssnow.com/Diary/Diary.asp?UserID=18510

回    复    

回复人: 小刀锐利 Re:拍案而起---评电视剧《京华烟云》 回复时间: 2006.03.26 22:03

    是导演没有老林的才华,也没有读懂老林作品的能力,所以。。。
  
  不过我还是蛮喜欢电视剧里的曼娘的,给人的感觉安静可是执著,天下最好的女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的。
  
  另外电视剧里美女很多,这是我看完整剧的最大理由
   

------------------------
★小刀锐利★到此一游:)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心累大于身累 Re:拍案而起---评电视剧《京华烟云》 回复时间: 2006.04.22 16:29

    这让我想起了崔永元事件,一句“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就可解释一切,幸亏还有这样“拍案而起”的猛士,聊以慰藉在孤独寂寞里呐喊的壮士。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秋妮 Re:拍案而起---评电视剧《京华烟云》 回复时间: 2007.03.11 16:48

    呵呵,歌的确好听……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