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四)
J:我发现,搞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起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刚才看韩东那个讲民间的那一篇,如果他不讲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民间文学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官方的文学史埋没了多少人。
而文学批评,可以做一个“正名”的工作,把地位给那些应该占据一个位置的人。
Y:是,韩东确实讲到了一些黑暗面。
现在的文学批评很糟糕,韩东也说了这个话的。
J:当代文学问题挺多,没有正义的文学批评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文学批评的腐败,成为文学腐败的一个原因。
Y:纽约时报书评很有意思。
你可以看看相关介绍。它的立场非常正直,排除任何人情因素和可能偏颇的个人立场。
国外的评论机制是独立的,不受制于官方,也不受制于书商的。
J:所以我想了解一下文学批评。
Y:嗯。学习一下国外的文学批评方式。国内的说实在,乏善可陈。
J:对,这种政治制度带来的腐败局面深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真是可怕。包括文学、艺术、学术、高校教育,这些全都有了腐败的痕迹。
Y:最主要是因为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批评是代表着政治倾向和全局把握的。它基本起了疏清所谓右倾倾向流毒的作用,成为政府喉舌和愚民工具。
J:这个时候最可耻的事情就是应该引领精神生活的人自己都堕落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好多在文坛居于主要地位的人,看看他们的作品,没有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Y:在一定的政治环境逼迫下,很难单纯地讲文学的。
这个不是堕落的问题,而是身不由已要顺应历史潮流的问题。当然也有具良知者,知道逆流而动或退避三舍,但是换到我在那种政治环境中,我也不能够保证我一定能选择做社会的良心。
J:好多人写完一部书,直接把钱送到批评家手里,就这样买回对作品的认可。
Y:这个东西,和网上名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网上出名的人,大多不是写得好的,而是新闻多的。
象那个我喜欢的阮海彪,点击才五百。李寻欢动辄点击上万。这说明什么。我曾有个比喻,比起阮海彪的天籁之音,李寻欢的文字不过是苍蝇的嗡嗡声罢了。
可是有人就是爱听嗡嗡声,对天籁听而不闻。
J:逆历史潮流不是不可以,韩东就是一个证明。主要还是能够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吧,这个是无法勉强的,能做到这一点的,真不容易。
Y:确实不容易。一场文革下来,那些一念之差之人,都成了历史的讽刺。
我今天读了一点萨特。我还是认为不能根据一个人偶然的行为就为他的终生以及品质定性。萨特说:如果人是自由的,任何行为都是可能的。
2003-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