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文谈天下 回复帖

被回复帖: yeebole的《本周我坐庄——韩东·断裂·诗歌》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姜辛 收藏:0 回复:1 点击:91 回复时间: 2003.08.13 17:56:33

Re:本周我坐庄——韩东·断裂·诗歌


  生活环境对写作风格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我还是相信人有不同的心灵特质。心灵特质不同的人,即使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思想,外在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托尔斯泰应该就是一个贵族地主,照贵族那样生活的话,似乎他应该很快活也很堕落。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就是这样,可是他并没有觉得快活,倒是觉着了自己的堕落了。于是他变了,应该维护地主利益的他偏偏心向农民,而农民对他这个地主老爷又怀着天然的敌对和不信任,他的烦恼和矛盾于是来了,并且一生都在困扰他。直到82岁的时候他也仍困于其中,为此,他独自离家出走。这一次出走要了他的命,他染上了肺炎,十天以后,死在一个小城的火车站里。
  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思想和风格的成因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他所处的生活的环境、自身的地位和利益。以托尔斯泰为例,这个成因是他具有一颗和一般贵族地主不同的心灵,这颗心里流着贵族的血液,但却为农民而歌唱。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闻中 Re:姜辛 回复时间: 2003.08.14 18:41

    在文学的大洋之中,列·托尔斯泰是一座庞大无涯的岛屿,横亘其中,我们后人无法绕开了他而宣称自己的抵达,这种抵达我认为是可疑的。37岁前后便已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在它面前,天才的小说家福楼拜只有颤抖的份,说道:“罢了!罢了!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显然,在福楼拜看来,《战争与和平》已经穷尽了小说的所有可能。而我,也认为托尔斯泰是文学领域里的天神般的人物,认为20世纪的全部存在主义小说加起来也未必抵得上他的一篇短短的《伊凡伊里奇之死》,20世纪的所有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加起来也敌不过他的一册薄薄的《克莱采奏鸣曲》!但是,就是这样的文学天才,却要执意离开文学领域,当他一夜醒来,不再从事文学创作后,整个俄罗斯都为之不安(包括沙皇尼古拉),屠格涅夫写信给他:“我的大师,你回来吧!”托尔斯泰这一行为的确耐人寻味。
  
   关于他的晚年出走,我认为他很清楚自己要去哪里(因为他直奔修道院),这一问题他已整整思考了二十来年,怎能不清楚?对,他要去的是天国,从他身上脱去的是世俗的外衣,携带的是天国的灵魂!而且我认为他已经抵达,只不过这一抵达显得有些匆忙。所以,茨威格才把它唤之为“逃”往苍天。
  
  托尔斯泰是不朽的!

删   除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