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命运捉弄自己的时候
——长篇小说《梦想在远方》值得一读
在凯迪网络•原创基地读完一部名为《梦想在远方》的长篇小说,花费了好几天时间。按照自己的习惯,这几天总在时不时地思索这部小说。
我想到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不论哪个时代,有哪个人不关注自己的命运,不希望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和厚爱呢?然而,时代的幸运儿终究是少数,少得可怜的少数。或许,命运之神总是忙不过来无暇顾及众人吧?或许,命运之神有意如此,让大多数人去猜测、去摸索、去感悟自己的命运,以此来考察和鉴别人们的能力和耐力吧?有人说,命运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其实人世间哪有公平可言?倘若你不遭到命运之神的捉弄,就算是万幸了。
长篇小说《梦想在远方》中的男主人公李思城就是被命运捉弄的人。
李思城的出生似乎很不平常。在他出生前夕,他的父母姐姐看到这样一幅图景:“只见东方的天空不知从哪里窜出一颗巨大的流星,如火把般照亮了秋夜的晴空。那流星如炮筒里飞出的弹片,呼啸着飞过来,落入锁命岭上的山林里。”
别人家的孩子大多顺顺当当离开娘肚子来到这个世界,李思城却不是。他在娘肚子里就是个“横胎”,为了来到这个世界,着实地折腾了一番。当他的母亲沈华处在难产的痛苦之中时,他的父亲李青山“朦胧中”梦见“一颗流星从东方的天际飞出来,飞过陈家老宅,飞到自己的屋脊上,然后穿过瓦片,一下掉进沈华的洗澡桶里。那流星掉进水里时,还‘扑嗵’地响了一下。”
李思城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李青山看着小家伙那双大大的眼睛和皱不拉叽的红皮肤,心激动得就要崩出来。他猛然想起昨晚的梦,难道这小家伙有来历?不然,他怎么一出生就差点要了娘的命?”
后来,“村里年龄最大资格最老且通阴阳八卦的刘天根老人这时也在一个公众场合公开了他隐藏多年的秘密:在李思城出生前那天晚上,他正观星象,突然发现天边有一颗流星飞落在李青山的房顶上……”
这些都似乎是这样一个预兆:李思城不同凡响,前程似锦。命运之神一定不会亏待他的。
不错,李思城自小智力非凡,不论是在清泉村,还是在双河镇,他的学习成绩始终是数一数二的。即便是到了翠竹县城读高中,在那所每年都有七名以上考上大学的县重点中学,他的学习成绩及品行能力都排在前三名之内。他在恩师林玖铭的关怀下,全身心都在梦想着考上清华。
但是命运捉弄了他。县城中学盖教学楼,要每个学生交纳2000元赞助费。对于贫困山村里的李思城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16岁的李思城不愿意再给父母增添烦恼,他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了,他想闯出一番天地来。
清华梦破灭了,从小就痴迷武术的李思城心中燃起了少林梦,他独自来到少林寺。然而,今日的少林寺已非昔日。名目繁多的少林武术培训班也是要有钱才能进得去。于是,李思城开始打工挣钱,想挣够了学费好学习少林功夫。在被人利用,遭人欺诈,备受磨难之后,他没有挣到钱,却几乎到了流离失所的境地。多亏他的同学,恩师林玖铭的女儿林如凤知道无法阻拦他出走而在分别时留给他一封信,叫他在最困难的时候再打开来看,原来里面装了50元钱。凭借这50元钱,李思城重返少林所在地,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能够寻到隐居已久的少林高僧。他的执著感动了这位高僧,终于答应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弟子。从此,李思城开始刻苦练功,学习少林武术。日积月累,他的基本功扎实了,也初步学到了一些拳路。没承想,由于师父的儿子闹事,致使师父心灰意冷,放弃了自己所带的这几个徒弟。李思城的少林梦也破灭了。
在外流浪了三年,李思城回到家乡,他的母亲却在他回家前几天因病而亡。母亲的去世给了他最沉重的打击,他不再有梦想,安分地守在左手残疾的父亲和曾为他做出牺牲的姐姐身旁。毕竟是学了一些功夫,禁不住村子里少年们的再三恳求,李思城当上了他们的武术教练。在那个穷乡僻壤,李思城的名气越来越响。后来,镇派出所也请他担任联防队的教练。
林如凤如愿地考上清华去了北京,她给李思城来信鼓励他参军。在林玖铭的鼎力帮助下,李思城参军来到了北京。这时,他内心重新燃起了梦想——这次是在部队提干或者上军校的军官梦。
由于经历过磨难,又有一定的功夫在身,李思城在部队的确是一个好兵。三年之后,格外欣赏他的团副政委升任师政治部副主任,将他调到师宣传部担任报道员,并给他提供了阅览书籍的方便。李思城的文字功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开始创作。除了新闻报道之外,他挖掘部队生活中的故事及自己的体验,创作了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差不多有二十万字。但是,由于种种于原因,他一次次丧失了考军校的机会,也一次次失去了提干的可能。加上一次意外,他被误解,最终不得不在服役五年之后退伍。至此,李思城还只是一个兵,他的军官梦彻底破灭了。
林如凤读完研究生毕业了,她很现实地忍痛放弃了青梅竹马的李思城,嫁给了一位教授的公子留在北京创办公司。李思城退伍后没有回家乡,他要在北京打拼。然而,作为一个外地人,一个退伍兵,能有什么作为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思城遇到了孙虹。孙虹是林如凤最要好的同学,刚刚离婚独居在家。李思城的经历和才华吸引了孙虹,她决定帮助他。这样,李思城开始走上了商场。
商场如战场。备受冷眼的外地人想在京城商场站住脚谈何容易?然而李思城不同一般,他的经历是一笔财富,使他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施展。渐渐地摆脱了贫穷的困扰之后,在集团公司崭露头角,并且颇受上司青睐,职位不断提升的李思城,心中的梦想之火重新燃起O衷冢谴匆环乱档拿蜗耄墙鹎巍?br>
命运就是这样捉弄李思城。似乎总会给他做梦的机会,却又在眼看要成功的时候摧毁它。
长篇小说《梦想在远方》的最后,主人公李思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商场给他提供的又一次机会,踏上了自己真正的梦想的远方之路。
其实,在这部长篇小说中,被命运捉弄的人并不是只有李思城一个人。当你仔细阅读之后,你会发现,那里面许多人物,虽然各自经历不同,性格迥然差异,却都程度不同地遭到了不同形式的命运的捉弄。你还会深深感到,这些不同的人物面对命运的捉弄,竟会是这样千差万别。
李思城是不同一般的。尽管他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小人物,一个毫无背景的外地人,一个出生在贫困山村,备受磨难的乡村人,但是,面对命运一次次的捉弄,他始终没有倒下。一个梦想破灭了,重新燃起新的梦想;命运把他打倒一次,他坚毅地站起来,舔去身上的血迹,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向前走。他的执著贯穿始终,他是打不倒的,命运之神也奈何不了他。和那些失意之后抱怨命运不公,或者遭到命运捉弄便一蹶不振、自甘沉沦的人相比,李思城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气度显得多么可贵,多么令人赞叹!
这个时代,不!任何一个时代,不是都需要李思城这种精神和气度吗?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在长篇小说《静静的胡杨林》里写过的一段话——
命运,每一个人不都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生活的吗?
命运,今后的生活不是还要继续去与它抗争吗?
命运,不会可怜弱者,不会施舍乞讨者!
命运,只有在抗争中,即使是默默地抗争中,永远不低头不弯腰不沉沦不甘平庸的人,才能最终奏出最强烈、最动听、最能震撼人心的乐章。
……
毫无疑问,李思城这个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他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气度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这种精神和气度给人以力量、勇气和希望,尤其是对那些尚在迷惘中挣扎、彷徨和摸索的人们,无疑是吹响了震撼人心的号角,点亮了驱散迷雾的灯塔。这,正是长篇小说《梦想在远方》的价值所在。
当然,虽然小说结构严谨巧妙,语言流畅优美,风格独具特色,精妙之笔层出不穷,读起来时常会令人拍案叫绝,但是,不能不指出,它的确还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修改润色的地方。诚如作者自己所言,目前还是“不成熟的作品”,不只是因为“里面有很多错别字和语病”,衔接、过渡、详略的处理以及细节描写也有许多略显粗糙的地方。尤其是有些人物的塑造还有待进一步提炼或充实。比如司马彤,虽说只是一个陪衬,却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然而给人的感觉,这个人物似乎过于单薄。等等。
这是一部好作品,是一部需要进一步雕琢的好作品。作者说:“因为我觉得李思城们虽然微不足道,……在人生的路途上不能顺风,可那颗长期被揪的心,那种沉闷的控诉,是有权利讲出来的。”我想,作者不能满足于此。既然已经写出来了,即使不去考虑出版问题,也完全应该下功夫修改它,完善它,使它臻于完美。我想,这是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之所以让它沉睡七年而“一字未改”,除了客观原因之外,恐怕作者自己也没有正确的估计它的价值吧?
李思城是作者塑造的,作者自己也是“李思城们”中的一个,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梦想在远方》一定会在作者的妙笔润色之后,放射出更加璀灿的光辉。
我期待着。我相信,更多的读者都在期待着。
(本文初写于2006年3月20日,完稿于2006年3月24日02:21)
长篇小说《梦想在远方》链接如下: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5&ID=966216&page=1
说明:长篇小说《梦想在远方》作者的网名是“怀旧船长”。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