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变态三人组成员 收藏:3 回复:9 点击:2427 发表时间: 2003.08.20 11:36:30

也和大家分享《小王子》


  我是孤陋寡闻的,在2天前还不知道有个童话叫做《小王子》,直到NAIAD推荐,我才得以拜读这让千千万万人感慨不已的成人童话。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喜欢用朴实简练的文字。一个看似简简单单的童话故事,作者却用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词汇和话语,讲述的凄美动人,我有十分理由相信,看过的人,截取任何一个篇幅,都能讲出这个故事的寓意所在,我想这可能是该作者行文最成功之处。
  
  一切拜NAIAD所赐,我有幸看到的是“彩色插图本”,然而,这些插图画的却是一些十分普通的细节,比如一只羊啦,一朵玫瑰啦,或是小王子在他的小行星上面除去猴面包树的种子……这正与作者朴实简练的文风相得益彰。
  
  (一)关于爱情
  看内容,文章最经典的,也是浓缩了爱情最精华的故事发生在小王子遇到了狐狸...
  
  小王子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星球上,他有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做伴儿,可他们之间闹了矛盾,小王子离开了家,游历了九个奇怪的星球,自然也包括地球。他碰到了很多奇怪的人和很多奇怪的事,他找到了朋友也明白了他的花儿是独一无二的,他要回去好好爱他的花儿。
  
  你会愿意与地球上的狐狸做朋友吗?我是说,小王子遇到的那种愿意被人驯养的狐狸。它说,驯养就是‘建立联系’,不过这已经是被人忘记的事情了。花儿驯养了小王子,小王子驯养了狐狸。狐狸也厌倦了被人捉的游戏规则,它也想快乐地生活,也希望有朋友,就象小王子这样的。建立联系以前,世界上有千万只狐狸,千万个小男孩儿,谁也不需要谁,这只和那只毫无差别。但是小王子驯养了这只狐狸,他们成为朋友了,于是狐狸会因为小王子下午四点的拜访而在三点的时候就感到幸福了,而且愈是临近四点就愈会幸福。狐狸会因为小王子金黄色的头发而对麦田感到亲切,甚至滚动麦浪的风声都是动听的……你会明白,当你和谁建立了联系,对你来说,他就是独一无二的了。
  
  小王子的花儿不是地球上普普通通的一朵玫瑰花儿,她是小王子的花儿,她是独一无二的,可是以前他爱他的花儿,却不懂花儿。是狐狸让小王子明白:“我当时什么也不懂,我本应该根据她的行为来判断她,而不应该只听信她的话。她的花香四溢,沁我心脾,给我光明。我真不该离开她跑了出来!我本应体会到,隐藏在她那不高明的花招后面的是一片脉脉温情。花儿是多么自相矛盾啊!可惜我那时太年轻,不懂得爱她。”狐狸告诉小王子:“你一定要记住,你要对你驯养过的一切永远负责。”因此小王子着急回去,宁可被金黄色的毒蛇咬死,他的身体太沉了。毒蛇知道他的纯洁,不该咬他,但是毒蛇终究是毒蛇,它忍不住。小王子娇小文弱,纯真的东西看起来真的那么脆弱吗?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将他呵护,让这盏明灯永远明亮呢?
  
  所以那天,我跟NAIAD说:爱本是无所谓的东西,因为某个契机,我们彼此驯服,我们建立联系,然后我们不停地在爱里面放入信念,爱就不一样了,就会让人刻骨铭心了。
  
  狐狸对“驯服”的解释真是妙,它说,它意味着建立联系!
  
  (二)关于朋友
  小王子说过:“我的那颗星太小了,我无法给你指出它在哪里。这样倒更好了,你可以认为我的那颗星星就在群星之中。那么,你就会喜欢看满天的所有星斗。这些星星都将成为你的朋友。”你会因为爱一个人的心而爱所有的人吗?让所有的人成为朋友,可以吗?
  小王子又说,使沙漠变得这样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隐藏着一眼井。你找到了吗,你心灵中的那汪清澈的眼睛?狐狸告诉小王子,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肉眼是看不见事物本质的。
  
  如果沙漠里的那眼井找到了,我们就永远不会被渴死了。 友情如是,无须多言。
  
  (三)关于生命与成长
  “那些大人们就爱数目字。当你对他们谈起你的一位新朋友时,他们从来不向你打听他的主要情况。他们从来不问:”他说话的声音怎么样啊?他喜欢哪些游戏?他采集蝴蝶标本吗?‘他们却问你:“他几岁了?有几个兄弟?他的体重是多少?他的父亲一个月挣多少钱呀?’他们以为只有这样才算了解你的新朋友了。”但是在无奈的同时,它又对孩子们的世界流露出深深的喜爱和同情。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就好似黑夜中的星星,沙漠中的甘泉;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绝对不会为了节约时间而服用什么止渴的药丸。因为一旦你那样做了,就会失去那份得到水的欢愉和满足。
   
  小王子的作者将这本书献给一个大人,但后来又很快地改成献给还是小男孩时的这个大人,因为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小孩--尽管只有很少的大人记得这一点。
  可他竟不知道所有的小孩都会长成大人,就像夏天总会过去,树叶总会变黄,相聚总会有分离;可是夏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树叶黄了,有再绿的时候,分离或许还有再相聚的时候,可是小孩长大之后就只能是大人了。
   
  (四)关于迷失
  跟随着小王子流浪的脚步,通过小王子的眼睛,我看到了一个奇异、瑰丽,充满了想象力的世界。我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的星球和人,有坐井观天的国王,有可笑的爱虚荣的人,有酒鬼,有市侩的所谓“实业家”,有迂腐而脱离实践的“地理学家”,还有在工作中迷失了自己的燃灯人……他们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成人的抽象化了的样板,显得那样的迂腐可笑。小王子用自己的童心来应对着这一切,在他眼里,“这些大人真是古怪极了”。是啊,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个孩子所不能理解的世界,我们常因此而呵斥孩子们的幼稚,可是我们所拼命追逐的东西,真的象它们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有价值吗?
  
  (五)关于我自己
  从有了生命起我就开始学这学那,观察着这世界。在不论一年还是十年的时间里,他们总告诉我:该长大变成大人了,可是我却总是想拒绝。我不喜欢大人的样子,当大人不快乐。可不顺从也不快乐。这几年才有的许多困惑,以为自己是那么孤单,有些事情不知道该不该坚持,直到有了小王子的陪伴,不再那么困惑,有的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我不再无谓地问;彷徨的事情也有了选择,不会后悔,哪怕前面会遇到什么我都不会觉得孤单了。我终于知道,我一定会长大,但永远也不会变成他们想象中的大人。从此可以很骄傲的跟大人们说,让他们失望了。
  
  写在《小王子》最后的话
  《小王子》的篇幅并不长,抽一个下午,边喝茶边看就可以享受到这份回归童年的喜悦了。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将一些简单但是深刻的道理遗忘了,而《小王子》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会时刻的提醒你:不要忘了,所有的大人都曾今是个孩子。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outree Re:也和大家分享《小王子》 回复时间: 2003.08.20 20:03

    我看完全本的《小王子》,是在同学书房过夜的某晚。
  
  她家里完全没有可以供大人看的书,我只好看《Tippi和她的野生动物朋友》,《格林童话》,还有就是《小王子》。好在我实在没有东西可看的时候,连报纸分类广告都可以细细地读下去。这几本书不管它的智力程度去到何处,总比分类广告要好看得多。
  
  我看的那本《小王子》翻译得并不好,还不如网上的一些版本译得漂亮。所以说感觉不如狮子这么深刻,但是有几句话却是记得的。一是狐狸说,即便某天会离开,也会有不同,至少拥有了麦子的颜色。还有一句是说小王子所在的星球没有鸡,狐狸于是说:世上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呵呵。这只狐狸显然更可爱。
  
  有个朋友写过一篇《就这样被你驯服》,主人公是一只叫“麦子”的狗。写得确实够煽情。后来他还给我看了“麦子”的照片,那是一只白色黑点的斑点狗,和麦子的颜色相差很远。
  
  狮子的书评很耐看,没有什么科班气,虽然有时候看完不知道说什么好:)

回    复    

回复人: 变态三人组成员 Re:也和大家分享《小王子》 回复时间: 2003.08.21 10:15

    关于科班气,我不大了解。是不是纵深挖掘和横向比较多一些?纵深解构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拿类同的相近文章做比较?如果是那样,我认为现在的书评完全就成了一种模式,就象八股文,亦或三段论,初次读这样的书评就会被评论者的“博学”和“严谨”所折服。但读多了,就好象流水线下来的产品,精致是精致了,但缺乏了特点。
  
  另外,我不大读难懂的文字,碰到,往往敬而远之,或者插科打诨一翻了事。呵呵呵,我突然想到了周黑子说他是文学民工了,怎么感觉说完上述的话,自己也有点那么的感觉:)

回    复    

回复人: outree Re:也和大家分享《小王子》 回复时间: 2003.08.21 10:35

    “科班气”,大概算是我批评一篇文章所用的比较严厉的词语之一啦:)
  
  非常奇怪的是,有些人从来没有受过科班训练,说出来的话竟然也会带一股子科班味儿。象我在某网站看到的几个非专业人士所做的访谈,怎么感觉她们和电视上某姐的口吻如出一辙呢?呵呵。
  
  我所说的科班气,应该指的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和套路,死板无灵气的语言和文字,读起来不但不能深入,往往还味同嚼蜡。
  
  黑子倒是没有科班气,就是有些爱走极端:)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变态三人组成员 Re:也和大家分享《小王子》 回复时间: 2003.08.21 11:04

    呵呵呵,我坚决胡扯,想嘛说嘛了。感觉又开始走题:(
  回到《小王子》。
  
  看过很多评论《小王子》的帖子,绝大多数人把视觉重点放到了狐狸身上,好象狐狸成了该书的主人公似的。我指的是,狐狸那个章节只是比较精彩的一个片段,《小王子》内容涵盖的范围绝不仅仅是爱情一方面。
  

回    复    

回复人: 姜辛 Re:也和大家分享《小王子》 回复时间: 2003.08.21 11:51

    狐狸那个章节也“绝不仅仅是爱情一方面”吧:)

回    复    

回复人: 变态三人组成员 Re:也和大家分享《小王子》 回复时间: 2003.08.21 11:59

    回姜辛:
  是。
  看来是偶失误,偶最后一句话应该空一行,另起一段。偶总是这样,总令人误会:(

回    复    

回复人: 姜辛 Re:也和大家分享《小王子》 回复时间: 2003.08.23 09:05

    回yeebole:
  
  对科班气的批评,很好:)
  我现在有那样一种感觉:有时候看电视,看到一些人一举手一投足,就不由想到另外一群人,总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原本,似曾相识是一种很美好很微妙的感觉。但我上面所说的这种似曾相识并无这种美好而微妙之感,反而有种令人不快的东西在里面。
  想想几个世纪以前,人们用的任何东西都是匠人一个一个手工打造。而今天,什么都是流水线生产,一个东西的成型可能经过了许多人许多道工序。创造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被稀释了,少得可怜,也可能根本就没有。
  而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最令人担心的是人的复制,思想的复制。上面我所说的似曾相识里,就存在人的复制——表情的复制,姿势的复制,笑容的复制。当一切都变成模式化的、职业化的,虽然完美而精致,但却象极了木偶——我无法从木偶意会到双方交流的愉悦。
  再说科班气,思想的复制的表现之一种。但那思想不是真思想,真思想都是带有原创意味的,即使那所思想的内容已经是人类文化传承中积淀的果实之一种,真思想者还是要经过一个自我认知和体验的过程,方会真正认同和理解(也即“形成”)该思想。而思想的复制便不具备此特点,表达思想的语言可以复制,而真思想的精髓,对真思想的理解,是难以复制的。
  科班气,复制的就是思想的躯壳——表达思想的语言,而不是思想本身。

回    复    

回复人: 姜辛 Re:也和大家分享《小王子》 回复时间: 2003.08.23 09:08

    回变态三人组成员:
  
  呵呵,的确,差一个标点符号,意思就变了。误会已解除:)

回    复    

回复人: 后土豆时代 Re:也和大家分享《小王子》 回复时间: 2004.02.29 01:36

    写在读完《也和大家分享》后的话:关于冲动
  
   记得有一次我给别人讲课时,曾把营销哲学概括为“四动”:心动——冲动——行动——感动。可以说,本文已经可以让人冲动了。《小王子》一书如要做广告,我推荐此文,当然,还得去掉一些罗嗦的地方、一些粗浅的地方。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