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余秋雨[转载] |
自七月份《咬文嚼字》的编辑金文明先生发表文章,罗列余秋雨文章的100多处知识性“硬伤”后,关于余秋雨的争吵再次升级。
金文明,1936年生,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汉语大词典编委、主要撰稿人,上海辞书学会首届理事,1996年被评为“上海十大藏书家”之一,现任复旦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咬文嚼字》月刊编委。其罗列余秋雨错误文章的名字也有趣:《石破天惊逗秋雨》。
《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律以可靠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对余秋雨文章中126处文史错误一一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考证和批驳。
此文一出,舆论哗然。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位教授对记者说:“余秋雨靠着这两本漏洞百出的文集,得宠于当今大众。余秋雨本来就是一个‘座谈会’式的伪学者,他是不屑于做学问的。被人揭发出的这126条错误,都是他不负责任、不学无术的表现。”这位教授甚至尖刻地说,以余秋雨的水平,骗骗外行人还可以,一遇到专家就到处漏破绽。余秋雨为学、为人的某些错误也早被人指出过,但余秋雨是铜嘴铁牙,死不承认,文集一版再版,但对错误是一字不改。不改也就罢了,余秋雨反而大言不惭的自夸“错也错得有魅力”!脸皮之厚,试问天下谁能敌?
也有不少人坚决站在余秋雨一方。
甚至有人以著名的文学大师为例:巴尔扎克作品里错也不少,出版时仅在错处加注释,并不纠正,看到更真实的大师,并无损伤。
归根结底,他们的观点是,文字和故事能打动人就是好书,那管你文字古代的用法或者故事有出入。真实性本来就是一个说不清的事。《哈利·波特》、《指环王》,“真的像假的一样”,世人就这个品味!你纵然知道所有汉字的来龙去脉,知道完整的中国历史就好像活了一万年,如果销路不好,只不过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狗”(爱因斯坦语,无贬义)。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姓胡 |
Re:批评余秋雨[转载] |
回复时间: |
2003.08.22 14:26 |
|
我觉着还是应该尊重历史。历史虽然不能像散文,可它有它的真实和庄严。
一个作家写作本来就应该对读者负责,如有虚构或错误的地方,最起码也应该注明。
|
|
回复人: |
outree |
Re:批评余秋雨[转载] |
回复时间: |
2003.08.22 15:27 |
|
我没赶上看余秋雨的东西。
正当他《文化苦旅》流行的时候,我不记得自己当时在干啥。
等后来想看了,正逢他被批倒批臭,都变成文学反面典型啦。
这个金文明,很显然是故意挑刺。这样挑刺的危险就在于,他以后说话写文章,要特别小心再行。否则他骂余秋雨的话,又会还回到他自己头上的。
|
|
回复人: |
sailing |
Re:批评余秋雨[转载] |
回复时间: |
2003.08.22 22:09 |
|
一个典型的批着文化的生意人
------------------------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Sailing
|
|
回复人: |
走马观花 |
Re:批评余秋雨[转载] |
回复时间: |
2003.10.06 11:29 |
|
我的确不曾觉得余秋雨有多好。
只是,我觉得某些找茬的人更无聊,哗众取宠,嫉妒心理。
|
|
回复人: |
狂乱 |
Re:批评余秋雨[转载] |
回复时间: |
2003.11.20 02:58 |
|
惭愧,当年年少轻狂,也参加了对他的“围攻”,拼命找他文中的硬伤。现在想来非常后悔。依然不喜欢他的治学态度,更不喜欢他的死不认错,不过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唉,或许文人相轻千年不易,但是又何必抨击、挖苦,又何必欺他太甚呢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