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吉林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聪明傻蛋 收藏:0 回复:1 点击:5484 发表时间: 2006.06.28 09:28:39

长安、北京长久作为都城的考察


  一、问题的提出
   都城,即今天所谓的首都,古代称都城、京都、国都、京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它也是经济、文化的中心。
  a西安、咸阳及其周边地区(长安)作为都城的历史可以追朔到西周,西周以丰镐为都城(丰是祭祖、宗庙所在)的历史有257年。
  此后,秦都咸阳,西汉、新莽、隋、唐都长安,东汉、西晋末年曾短暂的将都城设在长安,统一王朝在此建都的历史达550余年,
  此外加上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割据政权共有17个政权在此立都1077年。杜甫有诗曰:“秦中自古帝王都(州)”。
  B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朔到春秋时期的燕国,但作为统一王朝始自元代,明代自靖难之役以后,都城也设在北京,清入关以后都城也在北京,北京作为统一王朝都城的历史有591年之久。共有大小11个政权在此建都903年
  c有学者将中国“封建社会”分成前后两期,前期从秦—北宋,统一王朝大约有三分之二定都于长安,而后期统一王朝基本上定都于北京,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二、作为都城的条件
   一个都城,具备两种社会角色,一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所在,二是作为一个大都市存在。
  而我国古代社会的具体现实要求都城要充分的承担这两个角色需要满足一些具体的要求。我国古代的具体现实是:
  1.一直是农耕社会,农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生产力水平低下。任何一个粮食的主要生产区都难以满足一个庞大的都城的物质消费需求。
  2.运输手段落后,陆路、水路、后期海运才发展起来,依靠的动力主要是畜力、人力、水力和风力,耗费巨大。
  2.长期处于冷兵器时代,战争严重受到距离、地形、天气因素等多方面自然条件的制约。
  3.古代社会人们抵御的自然的能力低下,不具备大规模改造自然的能力,顺应自然条件并加以利用是一种必然的明智选择。
  因此具体现实和两种角色,形成了作为都城的具体条件是:
  1. 京者大也,师者众也。经济保障作用,是中国古代都城繁荣的基础,从经济条件上讲,要求都城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城市的物质消费需要。说白了就是农业经济发达,
  2.交通要便利,一是满足粮食的补给。这种粮食的补给越到一个朝代的中后期越显得重要。而且受运输条件的限制,这种粮食的补给一般是相对近距离的补给,因此要求都城尽量靠近粮食的补给区,即其他的粮食主要产区。
  3.作为一个战略要地存在,既便于治内,也便于御外。政权困厄此地能够达到保证政权有效存在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4.地理条件,要求有险可守,也就是有山有水可以凭借,造成一种斯塞以为固的防御是上上之选。减轻政府的防御负担,同时要求有一个能开展粮食生产的地理环境,有平原,有灌溉和饮用水、肥沃的土壤。
  5.气候适宜,自然环境良好。这一点其实包含在农业经济发达这一点里面,农耕能够良好开展的地方在古代气候和自然环境都应该比较良好。
  三、长安作为都城因素的考察(作为都城、长期存在)
  (1)古代社会前期的考察
  中国古代社会前期,从西周到宋,各个朝代关于都城的选择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开封只是到了宋代局势发生变化的选择,不是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择的长期争论的焦点,解释长安、洛阳为什么成为争论的焦点,且长安获胜多就解释了长安为什么成为古代社会早期的都城这个问题。
  从地理条件上看:
  长安:处在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南倚秦岭,北界“北山(岐山、梁山等)”。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有陇山,东有黄河,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号称“八百里秦川”。
  而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有泾河、渭河两条黄河的主要支流在长安附近交汇。西安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这里。
  洛阳:洛阳地理条件优越。。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 约168公里。面积15208平方公里。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长安和洛阳都是有险可以凭借的四塞以为固之地。甚至洛阳,"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长安、洛阳都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尽管我国的疆域不断变化。但长安、洛阳位置始终居中,而农业经济方面,洛阳、长安是古代前期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农业经济最集中的区域。在周秦汉唐这几个主要朝代,其气候以湿润、温暖为主,尽管西周有过100多年的寒冷干旱的气候,但整体来看,西周、秦、西汉、隋唐恰好都处在我国历史时期的温暖期,这一时期关中地区、洛阳地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农业故而发达,且森林面积很大,当然随着开发加剧,森林面积呈现缩减的趋势,但到了唐代关中地区的气候、森林等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良好。洛阳也同样如此。又有四塞得天险可以凭借,故而就成了历代选都得焦点所在。
  然而洛阳的在地理条件方面的劣势也很明显,从面积上看,洛阳平原的面积不及关中平原的一半,农业经济自然也没有关中平原发达。《汉书•留侯传》张良:左右大臣皆山東人,多勸上都雒陽,雒陽東有成臯,西有殽黽背河郷雒,其固亦足恃,良曰: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
  再从人文历史条件来看。A。长安、洛阳尽管都是古文明的发源地,但长安(关中)较洛阳而言,似乎更容易酝酿政权的力量,可以视作政治的中心所在。西周、秦、隋、唐政权都是兴起于长安及其周边的地区,即便是西汉,刘邦进入关中以后,通过约法三章等招徕民心的措施在长安迅速赢得民心,通过与项羽以前一后的比较,在建立了稳固的统治基础,而洛阳则始终缺乏这种优势。B。承上一点而来,古代中国国内的矛盾,至始至终都可以看成东西的矛盾,西周与长江中下游各色诸侯的矛盾,秦与六国旧贵族的矛盾,汉与异姓型、同姓诸侯王的矛盾,隋唐关陇集团与关东势力的矛盾。这些王朝没有可能将自己的都城建在自己控制力不足够强的地方。
  文献的记载表明,时人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汉书刘敬传》: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锌删咭玻蚯刂剩Y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鬬,不搤其肮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肮而附其背也。
  《汉书高祖本纪》:左右大臣皆山東人,多勸上都雒陽,雒陽東有成臯,西有殽黽背河郷雒,其固亦足恃,良曰: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C.从外患角度来看,古代社会前期,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始终来自西北,周与犬戎、秦汉与匈奴、隋唐与突厥,这些来自西北的力量始终给中原王朝巨大的压力,而相比而言,洛阳远离西北,长安也是对外的战略要地。政权困厄此地能够达到保证政权有效存在的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能给统治者以警醒作用。D.从都城的基础来看,由于周秦的经营,给后来的朝代留下了一些财富,例如发达的驰道系统,这个极便利了交通,也有利于对四方的控制,这种优势是洛阳所没有的。
  四、长安丧失都城地位的因素(历史变化的因素)
  长安丧失都城的地位,也是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两个方面丧失的。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讲:地形上的优势并没有多大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方面。
  A.历史气候的研究表明,近4000年来,中国气候越变越干燥寒冷,且在中高纬度地区更加明显,特别是东南季风受距离递减因素的制约,在西北影响越来越小,西北的气候逐渐干燥、少雨,水资源日趋缺乏,从总体上看,呈现一种不可逆转性和不可回归性。
  从总体上看,在宋以前相对宋以后而言,西汉和唐都是比较湿润的时期,西北的自然环境相对更好,但宋以后,西北的自然环境就江河日下,没有什么优势了。B。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严重,举例如下:丝绸之路有南北两道,北道的必经之地是楼兰,但楼兰在隋代已“并沙碛之地,绝水草难行。”在后来沙漠的不断侵袭,塔里木河北移,楼兰绿洲变成了不毛之地。南道的必经之地是尼壤城,玄奘经过此地时曾描述此地为“大泽之中”“路草荒茂”至少说明此时这里水草丰美,它的废弃、被沙漠吞没也在唐代以后。
  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的趋势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
  1.北方大漠内外的游牧民族对黄河流域,尤其是西北地区农业造成极大的压力,使北方战乱不已,破坏严重,北方尤其西北气候的变化已经使得农业经济衰落,社会矛盾上升,北方居民迁徙南方加速发展。2.北方民族的南下,与以前不同,无论从烈度还是方式上讲(适应并自觉学会了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制),打破了隋唐以前的东西对峙局面,转变为南北对立冲突。北方原来的地带因为过于严寒,生存更加困难。
  3.北方民众的南下,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江淮、江南地区,关中地区逐渐远离经济中心区,加上交通的不便,物资难以补给。
  4.在中国古代前期,长城作为我国北方的防线,同时也是文化区域的界限存在,而后期,这种界限被打破了,中国的文化区域和行政区域一体化,长安和洛阳区域中心的地位因为政治中心的转移而丧失。
  总之,长期的战乱,环境的破坏,农业的衰退,交通运输的不畅,内忧外患和经济中心的转移,最终长安结束了自古帝王都得历史。
  五、北京崛起因素的历史考察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讲:
  (1)北京《大清一统志》:右拥大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萦畿带甸,负山引河,壮哉帝居,择此天府,形胜甲天下,扆山带海,有金汤之固,居庸障其背,河济襟其前,山海扼其左,紫荆控其右,雄山髙峙,流河如带,太行自西来,演迤而北,绵亘魏晋燕赵之境,东极于医无闾重冈叠阜,拥䕶万重形势,全风气宻,其东则汪洋大海,浴日月而浸乾坤,其对面之案则泰岱,万山之宗,正当其前,自古建都之地,未有过此者也。
  北京市位于华北大平原西北端,东部平原的中部。
  三面丛山环绕,独有正南一面开向辽阔平坦一望无垠的华北大平原。尽管大山环峙,却有许多天然峡谷,成为南来北往的通衢大道。通过南口可径上蒙古高原,通过古北口可直达松辽平原,北京市是中原、蒙古、东北的交接之地。
  又由于北京湾北有天险可守,南有水陆交通之便,故古人说它:"形胜甲天下,山带海,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又有"天府"、"神京"之称。 北京湾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湾内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地占三分之二。
  (2)气温因素,从宋以后,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处于寒冷期,这种寒冷期在此期间呈现出一种长期性和不可逆转性,考虑到后期的王朝统治者是东北、北方少数民族的因素,定都北京在气候上更适宜。北方民族不适宜中原炎热的天气,而北京偏北,加上处于寒冷期。其气温较为凉爽,<<续资治通鉴•卷286〉〉记载,契丹人占领开封以后,匆匆忙忙班师,理由是“南方暑湿,上国之人不能居也”。
  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来讲:
  1.经济角度,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在江南和南方地区,较长安、洛阳而言,北京在交通运输上比较优越,既有陆路,水陆的运输(依赖南北大运河的优势),还可以凭借海运。唐代以来通过圩田和园田的方式,华北平原由一个布满沼泽的地区变成了一个良好的农业区域。
  2.从主要矛盾来看,来自西北的外患已经不足为虑了,而来自北方尤其是东北的外患加剧,北京的战略地位凸现,《资治通鉴后编卷九》:燕薊之所當取者有二,一則中國之民淪于異域,二則中國之險移於彊敵,燕薊不收則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則河南不可高枕而卧也,“考虑到后期以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居多,建都北京就接近其龙兴之地,向南可控制整个中国的局势,退也可以保持自身的实力。
  3.明代建都北京,始至燕王朱棣靖难之役以后,燕王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华北,巩固政权也需要其加强对自己根据地的控制,加上北京物质基础和战略地位,定都北京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六.问题思考
   考察这两个城市都城的历史,可以发现有许多的一致的地方,比如:都城与气候的一致性。在处于温暖时期统一政权居多,汉族政权多,建在长安多而处于寒冷时期分裂多,少数民族正确多,建在北京多。
  都城与民族的关系,前期已中原民族政权多,多建在长安。后期以少数民族政权多,多建在北京。
  这种一致的关系或多或少被学者们揭示,但做得并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原创[别推荐]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溪 Re:长安、北京长久作为都城的考察 回复时间: 2006.06.28 19:35

    南京·!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