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你的名字叫坚强 |
■1993年3月28日,榆中县高崖镇小营子村一个叫祁家庄的偏僻小山村,一对龙凤胎的诞生让这个已经养育了两个女孩,原本就过着清贫日子的家庭陷入幸福与苦难并存的困境。
■和常人渴望爱与被爱一样,能够抱着孩子、亲着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成了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上肢终身残疾的女主人——周建兰一生的奢望,连抱一下孩子也只能用头和右臂来配合完成。
■不幸往往光顾弱者。丈夫祁光海因伤造成下肢残疾后,这位坚强的妻子依然挑起生活的重担,默默地承受了所有苦难……13年来,她相夫教子,以坚韧的品格影响着孩子们向上、再向上,与丈夫相濡以沫。
■苦难和不幸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2006年3月,刚刚过了13岁生日的儿子祁慧君(大营川小学六年级学生),因急性进行性肾炎住进兰大一院。
■小慧君的病情被诊断为系细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重度)伴新月体形成。医生说:医疗费用就得3万元。
■“我不知道雪糕是啥滋味?我从来没吃过。”
母亲,你的名字叫坚强
——一位山村肾病儿童的残疾妈妈
记者 火兴才 张艳 实习生 吴永隆/文 郗建农/图
“孩子确实可怜,13岁的男孩儿体重才有50多斤,大腿跟我们儿子小腿一样粗。”打金昌远道来兰求医,与小慧君住在同一病房同龄病友的父母告诉记者,“他的妈妈可爱他了,一直守侯在孩子身边呵护着,那么慈爱……自己还是个残疾人呢!”
5月18日、19日、21日,我们3次前往兰大一院肾病科,采访了病床上的小慧君和他的父母。
灾难:不期而至
2006年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榆中县大营川小学,也没有忘记照耀在背着书包与同学一道走进学校的6年级学生祁慧君。然而,当4月漫天的扬沙天气弥漫着陇原大地时,另种灾难悄悄降临人间,砸中这个年幼而又懂事的孩子。
祁慧君,一个很诗意却又有点女性化的名字。就此与一个本不应该出现在他这个年龄身上的疾病连结起来,就此与不幸连结在一起。
第6周星期三第3节课下课后,与小伙伴一起上厕所,小慧君发现自己的尿液呈现红茶一样的颜色,但这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随后几天,小慧君的尿液继续发红,但由于“身上没有什么不舒服”,父母都没有在意这一症兆。后来的日子孩子渐渐感到浑身乏力,尿液继续发红。这时,细心的母亲发现孩子饭量减少,身体也明显消瘦,就赶紧借钱带他去县医院检查。化验结果令夫妻俩大为震惊,孩子被诊断为肾盂肾炎。
“好好的一个娃娃怎么就得了大人才得的病?而且还是个富贵病!”小慧君的母亲周建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夫说,孩子必须每天补充一定的营养,否则吃进去的东西随尿液排出,身体很难恢复。”
连续打了7天的点滴,小慧君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所恶化。在县医院的建议下,孩子不得不随着父母来到省城兰州做进一步诊疗。在兰大一院,他被初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对于这个徘徊在贫困线上的家庭来讲,简直就是一张意外巨额罚单。苦难,犹如一团永远无法驱散的乌云,刻在一家人脸上。前期的借款全都铺在诊断检查上,因一时筹钱无望,小慧君不得不辗转回到榆中老家。但病魔并没有停住蔓延的步伐,短短的几天后,小慧君父母又一次踏上兰州的求医之路。
坚韧:是一种品德
“钱都是借来的,几个穷亲戚也帮了不少。”小慧君残疾的母亲周建兰告诉记者,“但孩子的治疗费用至少需要3万元,现在我连借都没地方了。”
“假如有好心人能够帮我战胜病魔,我长大了一定会报答的……”小慧君这样说。
消息是一位好心人告诉我们的。18日晚10时40分,他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哽咽着向记者讲述了小慧君与病魔抗争及其残疾的母亲为生活打拼的真实“故事”——
榆中县高崖镇小营子村祁家庄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93年3月28日,祁慧君和孪生姐姐祁慧珍赶在两个姐姐之后来到人世。四个孩子的事实确实让原本就过着清贫日子的家庭陷入幸福与苦难并存的困境。尽管妻子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左上肢终身残疾,但自幼就坚强、吃苦的周建兰,依然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
和常人渴望爱与被爱一样,能够抱着孩子、亲着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无疑是作为母亲的周建兰一生的奢望。但为了让孩子们活得更加滋润、更加开心,她在承担家务之余还协助丈夫祁光海一同下地干农活。
“……我把孩子栓在土炕边的窗齿子上,和他爸去地里干活。回家后,孩子和席子经常都被他自己的尿液和粪便糊了……我再为他们逐个清洗。”周建兰平静地讲述着,眼眶里装满泪水,却始终没有流出来。
不幸往往喜欢光顾弱者。就在这对孪生姐弟出生的当年,丈夫祁光海农活时摔断了右腿,腿上的钢针至今没有取掉。周建兰,这位坚强的妻子依然挑起生活的重担,默默地承受了所有苦难……13年来,她相夫教子,以坚韧的品格影响着孩子们向上、再向上,与丈夫相濡以沫。
勤俭:从懂事起培养
在兰大一院肾病科,我们3次采访了正在接受治疗的祁慧君。
疾病,折磨的这个年幼的生命鼻子血流不止,小慧君鼻孔里常常塞着一团粘有血迹的棉球。孩子的脸色有些苍白,脖子上因透晰需要粘满了药棉和胶布。与我们交谈时,我们真正感觉到孩子身体的确很虚。额头时时冒出虚汗,擦得稍微慢点就流到脸夹上、下巴上。与邻床一位同龄小病友相比,小慧君实在有些弱不禁风。
小慧君告诉我们:全家的收入只靠几亩薄田,都是旱地,由于干旱少雨,家里的粮食时常不够吃。种的玉米也由于经常干旱缺肥,往往只结一个玉米棒子,就这还比别人家的小。连家里养的几只母鸡,都从来没有下过蛋。因为家里没有吃的,连鸡都饿着肚子。家里仅有的奢侈品就是小姨去年送的一台12英寸的旧彩电,但到现在他都没看过春节晚会和一部象样的电视节目,因为彩电也是今年大年初六自己摸索着接上看的。为了节省电费,平时只看天气预报。
“平时写作业,我和三个姐姐姐都是尽量在天黑以前完成。”小慧君嗫嚅着说,“只有在天黑的什么都看不清时,才打开灯。”
“我不知道雪糕到底是什么滋味?因为我从来没有吃过。”听完小慧君说,我们不禁心头一热,同时也真正被孩子的实话实说震惊了。
“其实,孩子穿的衣服都是亲戚朋友送的……孩子也从来不跟同伴攀比,要这要那。”小慧君的父亲祁光海告诉记者,“今年三个孩子每人35元课本费,都是卖了胡麻才交上的。”
说起孩子,周建兰回忆起这样两件事:很小的时候,慧君对我说他好想喝用奶粉冲出来的“牛奶”。当时我心里很痛苦,但最终还是告诉他,家里实在没有足够的钱买这种“奢侈品”时,孩子只是含着眼泪默默走开了。
“在他10岁那年,乡里拆旧汽车站,当时有人回收旧砖,只要将旧砖上粘的水泥‘砍’掉,‘砍’一块砖就能挣到一分钱。当时,村里许多成年人都去挣这家门口的钱。在征得工头的勉强许可后,他瞒着家人,每天放学都去工地干活。他把用这种方式挣到的近24块钱全都交给我,而他自己连一分钱都没有留。”
母爱:激励着我们
“妈妈身体本来就不好,还为自己的病奔波操心。我一定会战胜病魔,尽早回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过六·一。”显然,小慧君对战胜疾病很有信心。
小慧君告诉记者,在班上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五名。数学经常90多分,只是语文很不理想,才80多分,等病好了一定多下功夫。他说,平时没有买过一本教辅书,听说镇上有,很想去看看,可是要帮家里人干农活,一直都没有去成。
当记者问小慧君有没有玩过电脑时,他兴奋地说,学校只有一台。第一次看到时,他很想试试,如果将来自己有了电脑,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社会,了解世界。
“可是……”小慧君沉默了一阵才说,“那要浪费很多电。”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因为路远,小慧君每天上学返往路上需要2个小时。早晨必须6点起床,这样他才能赶在7点半之前到校。从来没有吃过早餐,中午回不了家,常常在学校吃一块妈妈烙的“锅盔”。晚上回到家里才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饭,由于家境贫寒,晚饭其实就是“白水面”。夏秋两季,才能吃到自己家院子里种的新鲜蔬菜。平时他还要帮家里人做很多农活,锄地、拔麦子、割草他都会。每逢暑假或者是星期天,他都牵着从舅舅家牵来给自家干活的骡子去山上放牧,大多数时间是他一个人,但他一点也不感到寂寞,因为山上有好多干活的人。尽管下雨时,经常被淋湿,但他还是挺开心的。
对于他的病,小慧君只是说感到很疲乏,经常流鼻血,流虚汗。而当他流鼻血时,父母愁得整天都不吃饭,看着他们不想吃饭,自己心里更难受,恨自己怎么就得了这种病。由于没钱治病,已经在医院欠了好多钱。他说,大姐初中毕业就来兰州打工,工作很辛苦。自己治病的1000多元还是大姐打工挣得钱。他说,将来等自己挣钱了一定加倍偿还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到二姐和三姐,他说家里只有她们俩,现在既要干活还要上学,说到这里,小慧君的眼睛湿润了。
小慧君最大的愿望是能赶快返回课堂,能够和同学们一起过个快乐的儿童节,因为学校要举行儿童节演出,他很想为关心他的老师和同学唱一首歌。前两天,校长高俊专程到兰州来看他,并带来了全校老师和同学们3块、2块捐献的500元钱。临走时校长说“好好养病,等病好了一定为学校争光”。校长的话,像一剂良药,始终激励着小慧君。 小慧君额头的汗珠还在不断渗出,我们不得不终止谈话。再说他也该吃晚饭了,我们看到这次他吃的再也不是“白水面”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心里一直回想着小慧君那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考上大学,学到更多的知识。等拿到第一份工资时,要把家里的房子修好(因为他家里是土坯房,一遇到下雨时经常漏水),还要为爸爸、妈妈买几件漂亮的衣服……
小慧君何时才能走出医院?对此,谁也不敢预言……
采访手记:
“生命是启示而非说明。”结束对榆中县高崖镇小营子村残疾妈妈周建兰以及她患有肾病的儿子的采访,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这样一句话。
残疾!对于靠力气养家糊口的农民来讲,意味着更多的艰难与贫困,但这事摊在周建兰身上,则多了几份责任,几份拼搏和几份坚强。从小就因小儿麻痹导致左臂残疾的她,连抱孩子都只能用头和右臂配合完成。而原本健康的丈夫祁光海也因一次意外,至今右腿上仍留着钢针,想打工补贴家里也多次被许多用工单位拒之门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夫妇俩仍然含辛茹苦,靠着东挪西借硬是供养着四个孩子生活与读书。
十三年过去了,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那对“龙凤胎”也已经成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可是小慧君却因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他看上去比实际更加羸弱。
男婴的降临对世代承袭着传统农耕的黄土高原农民而言,更深意义上则意味着苦力活的传承,而并非香火的继承。孩子的出生带给这对夫妇的不止是福祉,更有一分苦难。
苦难和不幸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与所有苦难相似的是,不幸再次光顾这个贫困的家庭。然而,当疾病从肉体上袭击了他们的孩子时,这对残疾夫妇并没有被苦难击倒,却迎难而上,奔波在拯救孩子的路上。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江南鬼火 |
Re:母亲,你的名字叫坚强 |
回复时间: |
2006.08.07 12:48 |
|
敬礼。
|
|
回复人: |
漫步长天 |
Re:母亲,你的名字叫坚强 |
回复时间: |
2006.08.07 17:40 |
|
你的文章很有警示作用,但没有搞清楚前面引用的是不是原创,能不能告诉一下?
|
|
回复 |
|
|
|
|